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89篇
中国共产党   296篇
中国政治   536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广元是我省汶川特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6个市(州)之一,其中,青川县又是极重灾区。截至6月11日,全市死亡4826人,失踪124人,受伤28246人;城乡居民房屋倒塌178.4万间、受损359.2万间,涉及灾民91.86万户、275.2万人;大量基础设施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直接  相似文献   
62.
建国以后,国家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辽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提前完成了国家“一五”计划的任务,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国防工业以及技术人才供应基地,在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和保证国家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五”期间,辽宁是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承担着建设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的任务。  相似文献   
63.
基于传统刑事司法理论与现实生活需要的冲突,以及程序效益原则的要求,近年来“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生发出来,但立法上还鲜见系统、科学的法律规范。法律工作者和学者们对其予以了充分关注,学术成果也不断推新。对于刑事和解如何和谐地融入中国本土,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试图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刑事和解存在的正当性做一些浅析,并对其在中国的发展做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64.
陆茂清 《检察风云》2007,(13):68-70
八年抗战降下了胜利的帷幕,国耻毋忘的国民欣喜展望:三年前被日军从英国人手里侵夺的香港,可以物归原主回中国娘家了,国民政府也准备趁日本投降之机接收香港,恢复在香港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65.
论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模式,强调治疗因犯罪行为引起的被害人、被告人和社区创伤,恢复原有的和谐社会关系和秩序。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给传统刑事诉讼理论注入了活力,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模式。刑事和解理论因其制度理念本身所具有的深厚的"本土化"色彩,成为我们当前反思现行司法制度,重塑刑事司法模式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6.
"我们是2004年购买的闵行区中春路3455弄的南郊别墅,但自2005年入住后发现,这里群租现象十分猖獗.今年春节后,更是有很多民工拿着大包小包入住.希望有关部门能管一下,恢复小区的安宁.谢谢!"……  相似文献   
67.
半月时政     
《今日浙江》2010,(9):4-4
决策者说□让我们记住歌词中的一句话"人间坎坷辛苦,我不认输"。———5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赴青海玉树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时说。  相似文献   
68.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江苏省政协恢复活动以来,到去年为止,已有23位省政协老领导先后谢世。政协是老同志比较集中的单位,老同志秉承老传统,开创新业迹,留下许多可歌可颂的勋劳。逝者已矣,风范长存。凭回忆所及,择记一二,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69.
史维勤 《中国减灾》2010,(12):14-14
对口支援的每一分钱,不是纳税人的付出,就是爱心的捐献,花起来如果能像普通百姓居家过日子一样,就好了。  相似文献   
70.
2011年5月12日,一次次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在全国各省、区、市同步展开。当天是国家确定的第三个防灾减灾日,缘起那场震痛国人的特大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