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101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据调查,在中国生态系统中占有屏障作用的天然草原退化趋势明显。有世界最优质草原之称的呼伦贝尔草原正在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2%。  相似文献   
32.
夏日  郝诚之 《实践》2014,(11):39-40
<正>一、跨越世纪的理论创新作为有全球眼光、人本观念、系统思想的战略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应对人口膨胀、资源匮乏、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气候恶化、空气毒化、第三世界贫困化等全球危机的思考。在领导国防科研工作间隙,他深入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沙漠戈壁进行调研。1984年6月,钱学森应《内蒙古日报》之约,发表了对我国牧业文明进行历史反思和科学开发的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后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同年7月,他首提沙产业、草产业为核心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创新理论体系《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发表在内蒙古党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调研通  相似文献   
33.
正当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占全国60%以上,大部分是沙漠、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地形属于半封闭式,地理环境复杂,生存条件恶劣,气候条件较差。历史上,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而导致了人口分布不合理,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劳动者素质低,农业生产落后,交通闭塞,  相似文献   
34.
最近两年大学生就业愈发困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 经济环境恶化导致刚性需求减少,固然是客观事实,但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颇有微词也是客观事实,这让很多用人单位提高了用人的门槛——要求必要的工作经验。这种无奈之举的真正原因是,很多用人单位不完全具备培养人才的实力与条件。  相似文献   
35.
姚展雄 《党课》2012,(4):73-73
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法国科法斯集团日前在巴黎发布报告说,由于经济运行环境恶化,欧洲经济今年预计将衰退0.1%,  相似文献   
36.
于坚 《法制博览》2011,(18):32-33
大合唱,不参加者,记过一次或者扣钱两百。参加者也发两百。于是人人都来了,为的是不被记过罚钱。宴会,全体赴宴者都要给领导敬酒。领导并没有如此要求,但无人敢不敬,不是心里要敬,而是害怕领导不高兴。就是父母双亲,老师在侧,也要先给领导敬酒。如果人人都一一上去敬酒,有一人不去,这个行为本身就成了自动与领导为敌,使自己在单位上的生存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建设美丽中国、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谋划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8.
生态文明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生态文明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自然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本身无所谓美丑、对错,过失全在人身上。生态文明问题肇于工业社会的人类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类陷入了空前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气候变暖和生态失衡等危机之中而造成。其实质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力活动中,过度地开发、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然而,问题同时也孕育着希望。伴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到20世纪60年代,全球关于生态与环境的话语表达日益强烈,终于形成声势浩大的全球性生态文明实践运动。  相似文献   
39.
文谨 《传承》2009,(23):44-47
昨天的战斗是围绕土地展开的,今天的战斗针对的是石油,未来的战争很可能将集中于水资源的争夺上。过去50年间,人类活动已经破坏了地球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2035年前后,我们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支撑人类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0.
杨秀芬 《台声》2001,(1):13-13
陈水扁日前企图借由美国智岸人士向美国政府建言,希望在“三不”之外应加入“反对中共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第四不,然而,陈水扁的真正目的应是借由美国智库人士向中共当局建言,这种舍近求远希冀美国强权介入两岸问题的作法,对日益恶化的两岸关系能否产生效果?陈水扁若能反求诸己,是否将更为有效?  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紧绷,迄今未能建立一套“机制、说法、论述”,犹自不愿在“统一”与“独立”的选项中表态,使得两岸无法在平稳状态中逐步向前。  陈水扁自上任之初,即频频发表所谓“两岸关系会柳暗花明”、10月底两岸问题会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