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262篇
中国共产党   571篇
中国政治   846篇
政治理论   298篇
综合类   4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认为美德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而实际上知识并不总是与美德相伴而行,而美德也并不总是和知识统一在一起.从对"美德即知识"的评析可得出两大启示:(一)从道德理性走向道德情感是道德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二)道德哲学应当涉及实践领域.因此,我国的道德建设必须从对传统道德的理性主义批判入手,充分认识情感在道德哲学中的意义,实现道德向自由情感的回归.在道德教育中不能把道德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加以传授和灌输,要让道德教育在实践中逐步丰富自己的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我道德需要,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12.
进入中学后,数学难度逐渐加大,许多学生是因为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而产生了畏惧情绪,从而导致不愿学、不想学的念头.要想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喜欢学数学,在这方面数学老师的情感介入可以说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3.
萨姆·努乔马是纳米比亚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纳米比亚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崇高威望。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13次访华,与中国历届领导人都结下了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114.
网络: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08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接近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渠道。反腐败问题作为社会各阶层高度关注的焦点一直高居网络舆情的排行榜。2008年国内知名论坛曝光江西新余公务员“赴美考察”、山西娄烦铁矿垮塌真相等事件,网络显现的反腐力量昭示着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网络正成为反腐败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115.
谢勇  温建辉 《河北法学》2007,25(3):33-38
对当前流行于世的各种说明疏忽大意过失罪过性的见解进行认真的推敲,充分表明在传统罪过理论的语境中,疏忽大意过失的罪过性实在是一个两难之题.立足于疏忽大意过失是有意识的前提,通过分析其罪过性不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最终得出,情感因素是疏忽大意过失心理中唯一值得谴责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6.
在网络直播与粉丝经济时代,涌现出以网络主播为代表的直播带货主播群体。以网络主播及其粉丝为研究对象,研究两者之间的情感劳动过程发现:首先,带货主播及其粉丝卷入“情感递偿”的循环过程中,即资本参与下的“情绪—情感”劳动循环过程。“情绪—情感”劳动是从微观到宏观、从场内到场外的连续过程。其次,粉丝的情感劳动规训过程可以概括为“情感迁移”现象,即情感的界面化、神交化和(男性情感劳动的社会性别)认同化。最后,在“情绪—情感”劳动循环过程,主播出现“情感反哺”行为,这是一种跳脱资本逻辑的行动,即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状态的同时,回归情感体验的海德格尔意义上的“生存人”状态,从而使一部分情感资源跳脱出“资本—情绪劳动—情感劳动—资本”的“情感递偿”循环过程,展现出线上情感劳动的另类形态。  相似文献   
117.
中华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传统节日体系,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哲学观、伦理观、审美观、爱情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8.
在公安院校学员管理工作中,学员管理工作者要特别重视与学员之间情感的培养。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充分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学员人格力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学员的集体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形成集体愉悦和谐的人际氛围,从而促进学员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文章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开展情感教育工作:一、通过了解、关心、尊重学员,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二、情感教育过程中讲求教育方式、方法;三、为人师表,树立情感威性。  相似文献   
119.
影视作品与大众趣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袆 《唯实》2001,(1):66-67
跟追求“阳春白雪”的“高雅”之作相比 ,通俗化的影视创作 ,已把那种苦心孤诣的艺术冲动从“楼阁”式的思考中解放出来 ,改变了以往过分追求“纯度”、“沙龙化”的精神上一味单纯拔高而造成曲高和寡的局面 ,从而使人们的目光从理性和圣坛转向身边切近的现实生活 ,于是当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 ,以及当代的社会心态、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生活时尚、理想信念等世俗景观很快进入人们的视野 ,成了影视作品关注的热点 ,充分体现了社会大众的情感寄托和审美认同。在艺术形态上则表现为主动贴近社会接受的心理状态和欣赏口味 ,即按照一种平民…  相似文献   
120.
邓祯 《学习与实践》2022,(9):129-135
超写实虚拟人是高度类人化的数字仿真人,它借助社交媒体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制造出拟像奇观,成为行动者网络中的信息生产者、情感劳动中的社交对象和人机互动中的技术集成者。超写实虚拟人作为社交媒体中的关系媒介,通过补偿受众缺憾、帮助受众构建认同以及开展集体表演来实现价值与意义。超写实虚拟人的媒介实践可能改变大众的认知模式、交往习惯和生活结构,因此需要警惕其建构的主体数字生活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