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240篇
中国政治   245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春节的模样     
赵书 《北京观察》2015,(1):62-63
<正>春节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有说不完的主题,叙不尽的魅力。春节什么味?就是人情味!春节什么样?与中华文化一样的形象。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聚合。一想到春节,就会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心中暖融融的。春节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有说不完的主题,叙不尽的魅力。春节是热烈的、欢快的,  相似文献   
142.
《学理论》2016,(9)
2015年12月,课题组在山东三所高校对大学生感恩奉献意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感恩奉献意识较强,普遍认为受助后应该感恩奉献,大都认为获得的资助应该用于学费、生活费,应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来回报社会。调查发现,有极少部分大学生感恩奉献意识淡薄。增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需通过加强感恩教育、营造感恩氛围、拓宽感恩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3.
“第一次文代会”不容置疑地确立了毛泽东文学思想在新中国文学中的权威地位,并让入明显感受到解放区的文学权威话语对来自国统区作家的压力。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促使“出身”于国统区的臧克家选择了积极认同根据权威文学话语建构的当代文学规范,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阶级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革命功利主义美学的观念,重绘了中国新诗史的政治地图,加入了崇奉文化领导权的行列。感恩心理是他笃信革命伦理,坚决捍卫革命文学规范的动力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4.
传统孝道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立足于家庭和谐、着眼于生命教育,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说服力。因此,高校应吸取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增强孝道文化的时代内涵,创设孝道教育的载体,构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5.
传统孝道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立足于家庭和谐、着眼于生命教育,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说服力。因此,高校应吸取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增强孝道文化的时代内涵,创设孝道教育的载体,构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6.
关于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上许多人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出现了不知感恩、情感冷漠等现象.文章解读了感恩的含义及其意义、分析了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并认为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要的是合理定位感恩新理念,努力营造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47.
守望与绽放     
汶川古老的碉楼依旧守望这片热土,传统的羌绣盛放出别样的花朵……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历经时间的锤炼,羌族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在经历地震大难后的今天,古老的碉楼依旧守望这片热土,传统的羌绣盛放出别样的花朵,感恩也是这里永远的铭刻。羌寨的千年守望  相似文献   
148.
人们对道德回报已有较多的研究,而涉及人群更加广泛、社会适用性更加普遍、更具有基础性实践性意义的道德回应则受到的关注还不够,甚至有恶化的趋势,这足以引起人们对道德回应的高度关注,值得我们把道德回应当着一项工程来研究、经营.  相似文献   
149.
“这次生病之后,我非常感恩青海支援医疗团队……感恩全国各地医疗支援精英团队勇敢来武汉为我们做治疗!”这是2月27日晚,方舱医院患者王女士写给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驰援武汉“逆行”天使们的一封手写感谢信。王女士现场读给大家听,向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说:“你们从那么远来到武汉帮助救治患者,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  相似文献   
150.
12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让一个年仅12岁的汶川女孩目睹了来自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的无私援助,如今的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同事们一起来到武汉,奋战在抗疫一线。每天清晨7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年轻护士佘沙一天的工作开始了。她跑上跑下,给各个病区核对分发药品和设备,工作仔细而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