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学洙 《当代贵州》2012,(10):44-45
李端棻是贵阳人,晚清戊戌变法关键时刻,出任礼部尚书。在中国近代大历史的视野中,他是近代中国从旧体制内部站出来挑战旧体制的改革先驱;是从边远封闭的贵州走向全国,积极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第一个黔人。康有为称他“抗疏维新冠九卿”,梁启超称他是“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52.
政治改革涉及权力关系的重组,最为艰难,初试未捷无须深责.植入性改革须进行内生性转换才能取得成功,历史的深刻教训,值得认真汲取.戊戌变法的失败不等于改良路线的失败,从社会成本看,和平改革是最经济的变革方式.  相似文献   
53.
杨飞 《党课》2012,(20):79-81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予、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曾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相似文献   
54.
九十年前,中国爆发了一场意义重大的革命,这就是辛亥革命。它是在太平天国、义和团、戊戌变法等单纯的农民革命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危机的情势下,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55.
万立  熊斌 《中国律师》2007,(2):38-39
律师文化首先是法律文化。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人一直都在向西方文化(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正是在这种学习中,才在自己的语言中添加了诸如“共和”、“宪政”、“公民’’乃至“公法”、“私法”、“民法”等“法言法语”。我们律师这个职业.也应当承认是纯粹的“舶来品”。  相似文献   
56.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期,为事实上的总策划。清廷坍塌,犹不死心,和张勋共谋复辟,当了十二天的弼德院副院长。虽说他毕生抱有教皇心态,但在时运不济的情况下,充当实力人物的头号幕僚,也是他至死不移的嗜好。  相似文献   
57.
188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虽英勇奋战,但仍然惨遭失败,清政府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还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此时,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了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运动。他们鼓吹学习西方,试图以改良主义挽救中国,请求清朝  相似文献   
58.
王春娟  谭明 《世纪桥》2003,(4):61-62
中国的现代化始于清朝晚期。晚清先后发生三次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三次变革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晚清在这三个不同时期在思想领域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思想分化,程序逐渐加深,首先是洋务思潮打破传统的固步自封,继而是君宪思想,最后是共和思想,第一次思想分化的实质是  相似文献   
59.
孙伟锋 《南风窗》2014,(8):96-96
国内主流的戊戌变法史多源于康、梁"痛说维新家史",晚晴史研究者茅海建研究戊戌变法10年之后,阅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张之洞档案",继而揭开戊戌变法史实结构的另一面。有必要谈谈"张之洞档案"的历史价值。茅海建撷取张之洞作为参照物,正在于张之洞的特点:相对于鼓吹变法图存的康、梁,张之洞无疑是保守的;可相对于徐桐、倭仁这样的极端保守势力,张之洞又是开风气之先的洋务先行者。维新变法初期,张之洞还对康、梁创办的强学会慷  相似文献   
60.
王照(1859~1933)字小航号芦中穷士,又号水东,河北省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人。他曾在戊戌变法运动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也是近代拼音文字首倡者、"官话字母"方案的制订人,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历史风云人物。王照年轻时,就喜览杂书,尤其是喜欢阅读译印的时务诸书让亲族乡人都以为他有"魔气"光绪二十年(1894年),35岁的王照进士及第,翌年,王照赴京入馆,散馆后授礼部主事,其后便积极参与康有为、梁启超主导的变法运动,并投入了帝后两党的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