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青岛康有为纪念馆位于福山支路5号,是青岛市著名的人文景观。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人,被毛泽东认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一派人物”。1923年康有为购买此房作为寓所,在此居住期间,会见文化名人,潜心研究书艺,直到1927年3月病逝于此。1987年辟为纪念馆,1994年因建筑成为危房闭馆。  相似文献   
92.
戊戌变法是一场科举知识分子激进派掀起的激进政治改革,在改良主义的理论框架内讨论这一历史事件,具有不太准确的性质.导致变法运动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改革内容与传统制度文化的矛盾,特别是传统皇位权力的制度障碍.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角度分析,改革运动明显资源不足:但是顽固派对改革运动的颠覆,则是对大清王朝政治合法性的彻底剥夺.  相似文献   
93.
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晚清宪政改革运动是比戊戌变法更为深刻的一场政治大变革,这场政治改革风潮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的剧烈变化,它不仅促成辛亥革命的爆发,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革命运动和政治变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郭松民 《唯实》2005,(5):64-64
很少有人知道,梁启超有一个日本名字,叫吉田晋。这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逃亡到日本之后起的。梁启超在日本一住就是13年,直到辛亥革命风云乍起,他才带着“天若佑中国,我行岂徒然”的自信与豪情返回中国。耐人寻味的是,他回国下榻的第一站,就是日本住奉天领事馆。可见他与日本人的关系之厚密亲近。说起来,日本对梁启超是有大恩的,而梁启超也对日本有着特殊的感情。当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四处捕杀“新党”之时,若不是日本公使林权助全力相救,梁启超恐怕早就和谭嗣同一起到刑场高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后来蔡锷  相似文献   
95.
羽戈 《廉政瞭望》2013,(20):44-44
王照曾参与戊戌变法,彼时他官居礼部主事,一折参倒该部六位堂官,震惊朝野。变法失败,他被迫流亡日本,寄身康有为、梁启超门下,然而他与康粱不是一路人,终告决裂。后来他反思变法,不仅抨击荣禄、刚毅及守旧党“皆误国者也”,还批判康粱等“亦庸医杀人者也”。  相似文献   
96.
近代的中国和日本具有相似的封建法律传统,并以相似的手段进行了法制改革,即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这两种法制改革手段都是效仿西方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法制改革运动。明治维新成功了,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其原因是复杂的。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了明治维新成功、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法制改革必须以经济基础的要求为内在动力,以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为外在动力,只有如此,法制改革才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97.
11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戊戌变法历经103天宣告失败.变法的失败,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但变法领导者主观上的不成熟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关键性因素.深入分析这些原因对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有许多启示,改革的速度必须与经济、政治发展的水平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8.
近代中国多灾多难,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的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的农民革  相似文献   
99.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这是19世纪末严复译介《天演论》时提出的主张。在这位思想先驱眼中,中国人的道德的革新,是国民现代化的三大重要任务之一。“新道德出焉,而新民出焉”。20世纪初,戊戌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张扬“新民说”的梁启超先生也曾对比中西,认为不仅要启迪“民智”,还要革新“民德”。21世纪初的今天,草根力量在推动中华民族道德复兴的过程中又为其注入了怎样的时代内涵呢?  相似文献   
100.
翁同和(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别号井眉居士,晚年又号瓶庐、瓶生、松禅。清咸丰六年(1856年),他以一甲一名进士及第,授修撰,历官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曾两度入军机处,并先后任同治、光绪两帝的师傅,世称"状元帝师"。戊戌变法,翁同和是个重要人物,拥戴光绪"帝党"集团,康有为称颂他是"中国维新第一导师"。他既赞成变法,主张改革弊政,又尊重君权,维护王朝,引荐康有为等,推行新政。西太后对此大表不满,变法刚开始就将他革职,逐回常熟,百日维新失败后,还叫地方官严加管束。翁自订规约,揭示门首:不赴宴会,不管闲事,不应笔墨,不作荐书,不见生客、僧道,时人称"五不居士"。后为两全计,他由城中迁往县城西门外鹁鸽峰祖茔旁祠堂内的瓶隐庐。他在鹁鸽峰又亲书自己死后墓碑:"清故削籍大臣翁同和墓",并自作集四书句子的挽联:"朝闻道夕死可矣,今而后吾知免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