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6篇
中国共产党   184篇
中国政治   339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在城乡关系变革的客观走势已经显现的情况下,有必要考察城乡关系变革的观念上的"临界点".本文通过对2006年7月一项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城乡居民之间虽然存在着结构性的利益矛盾,但是城市居民对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城乡关系变革的"文化障碍"并不存在,缩小城乡差别几乎是城乡居民的共同愿望;从城乡居民城乡关系观念的角度来看,就业制度改革应该作为城乡关系制度变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2.
统战资讯     
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近年来,受三股势力影响,个别地方出现了民族认同强而国家认同弱的不正常倾向。针对三股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卑劣行径,必须采取  相似文献   
103.
新中国建立后,使城市和乡村在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上逐步走向二元社会结构。现行户籍制度便是为维护这个二元社会结构而设立。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日益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羁绊。仅仅依靠现行户籍制度改革或取消现行户籍制度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只有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才能从根本上消解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04.
曾伟 《当代党员》2010,(9):21-22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市委三届七次全会部署的十件民生大事之一。顺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迫切需要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处置制度创新。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可以通过农地(耕地、林地、宅基地)使用权与金融工具内在结合的制度创新,设立政策性重庆农村土地银行,构建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转移、托管、质押、置换等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05.
迁徙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户籍制度的存在障碍了这一权利的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户籍制度的取消和迁徙自由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户籍制度的研究,指出了其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革这一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6.
1949年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演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制度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调整、准市场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调整与改革、市场经济时期户籍制度的改革三大历程。中国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关节,在于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多种利益,通过居民身份证、暂住证的实行,粮油关系的废除,以及住房的商品化和就业的市场化,以明显弱化户口的作用,从而达到调整失衡的城乡利益格局的目的,最终实现城乡居民真正身份平等的自由迁徙。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城市化正在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制度变革,许多旧的制度安排需要逐步摒弃和淘汰,一系列新的具体制度有待于建立和完善。研究和探寻这一历史巨变中有关户籍制度的障碍,既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创新难题。  相似文献   
108.
要论     
《当代党员》2010,(9):4-6
从今年8月1日开始。重庆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口,全面启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这意味着。十年内将有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  相似文献   
109.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广为各国宪法、法律以及国际性人权文件所认可。我国1954年宪法赋予了公民迁徙自由,但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登记条例》使我国公民从实质上丧失了迁徙自由,以后的三部宪法均未予以恢复。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限制迁徙自由正演变为制约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障碍,它违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束缚了公民个人的自由和发展。限制迁徙自由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赋予公民迁徙自由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0.
《小康》2012,(3):2
自由迁徙的理想如只能在中、小城市限制施行,仍然是不完整的制度改进。打开大门并不意味着进步,要让进入城门之后的人们感觉自由、幸福,才是这一改革最终要追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