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96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按劳分配是我国宪法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和劳动制度,其当代意涵需要从经济改革的角度加以阐发。经济改革为宪法按劳分配规范设定了演进主义的解释立场,改革的实践与需求构成解释宪法按劳分配规范的主要依据。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重构了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也改变了按劳分配的制度环境。在与制度环境适配的过程中,按劳分配的规范意涵不断丰富。按劳分配亦服务于重要的宪法目标和宪法价值。新发展理念入宪意味着创新和共享成为新的宪法价值目标。对于按劳分配规范的解释,应与效率、创新、共享三大目标实现衔接互构。  相似文献   
9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怎样才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 ,这是达到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和重要保证 ;而坚持共同富裕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93.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核心,是高校实现良性运转的关键,但目前高校的计划经济模式还很严重,还存在着“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等现象。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认为,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首先从精简机构、合理确定编制、实行全员聘用制等方面谈起,不断强化岗位意识,建立“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模式,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正确处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4.
一、劳动者参加按劳分配权益及其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6条明确指出:“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只能在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企业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经济条件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按劳分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劳动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劳动又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因此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凋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劳动价值论能否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呢?这是关系到劳动者能否享有参加利润分配权益的重  相似文献   
9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行按劳分配,如何处理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的关系,如何实现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本文展开进一步探讨。一、按劳分配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按劳分配既是对剥削的根本否定,也从根本上反对平均主义,是最公平的分配制度。实现公平分配,要求我们在实行按劳  相似文献   
96.
我国社会的劳动关系总体来说是和谐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在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基础上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但也应当看到,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队  相似文献   
97.
论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分配制度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们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谐与稳定。因此,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是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变化为切入口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以及人们理论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分配格局向多元化分配格局的演进过程,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98.
贯彻按劳分配,需理解其理论依据,而理解其依据就有必要搞清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本文综述了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得出劳动创造价值是按劳分配的前提,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相似文献   
99.
国有企业的按劳分配不能以本企业的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结合的劳动创造为范围,也不能以省、市、自治区为范围,必须以全国的国有企业为统一的范围进行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必须高度重视在整体上对国有企业之间的级差收入调节问题.这种调节可以采用统一开征国有资产占有税的方式进行.经过对级差收入的调节后,国有企业就可以进行按其在市场实现的价值作出社会扣除后的按劳分配.需要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也会将职工的收入差距拉开,而这正是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0.
曹新 《求知》2005,(9):10-11,24
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收入分配问题,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既要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