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一段编码(G3S)4多肽的碱基linker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基因和鸡IL-15(ChlL15)基因连接,构建了pcDNA3.1-IBVS-ChIL-15融合基因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染Vero细胞,并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试验对重组质粒的体外瞬时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S-ChIL-15融合基因,转染24 h后能检测到IBVS-ChlL-15融合基因和该融合基因瞬时表达的产物.  相似文献   
22.
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密山两地自然发病鸡场分离到2株病毒.经鸡胚连续盲传至第5代时出现胚体蜷缩成团状、暗淡无光,头、翅、肢有出血点.经理化测定试验、气管环感染试验、回归试验等检测,鉴定分离的2株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暂定名为MK、M2.  相似文献   
23.
刘燕 《中国兽医科学》2006,36(10):852-856
为阐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高变异特性及其原因,从IBV的不同病变型、分子变异及免疫机理几方面概述了IBV的研究进展,提出了IBV基因组突变、免疫压力和不同毒株基因组间的同源重组所导致的病毒血清型、基因型和组织嗜性的改变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以 5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疫苗株 (D41、H12 0GD、H12 0SH、H5 2BJZH和H5 2GD株 )和IBV标准强毒M 41E4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 ,利用RTPCR技术 ,扩增出 1条特异性条带 ,包括部分核衣壳蛋白 (N)基因以及紧接着N基因下游的基因组 3′端非编码区 (UTR)。测序结果表明 ,从D41、H12 0GD和H12 0SH株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6 14 2bp ;而从H5 2BJZH、H5 2GD和M 41E4株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 40 6 2bp。序列分析发现 ,被检的 6株IBV毒株可分两组 ,其中D41、H12 0GD和H 12 0SH株为一组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9.7?.8%;而H5 2BJZH、H5 2GD和M 41E4株构成另一组 ,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9.3 0 %;两组之间的最大同源性仅为 94.6 %。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上 ,这两组分别位于不同的分支簇上 ,国内的H5 2BJZH、H5 2GD与国外的H5 2株不在同一分支簇上 ,相反却与国内强毒M 41E4株以及国外M 41株在同一分支簇上。提示国内H5 2疫苗株与国外H5 2疫苗株不同 ,它们在亲缘关系上更靠近M 41E4株和M 41株。  相似文献   
25.
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兔抗鸡IgG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抗体的间接ELISA法,其抗原包被浓度为4mg/L,待检血清与酶结合物的最佳稀释度各为180,酶结合物、抗原抗体的作用时间分别为60min,30min,封闭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1%和60min,OD值大于0.287的判为阳性。用此法检测经IBV灭活苗免疫鸡所产蛋孵出的雏鸡的母源抗体,OD值的P/N值为6.0,15d后降至2.0以下。检测11日龄经IBVH120弱毒苗免疫雏鸡的抗体,其P/N值于免疫后第18d达峰值(3.7)。调查的54群发病鸡,其抗体阳性率为100%,P/N值为4.0~7.5  相似文献   
26.
肾病-肾炎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3只14日龄的SPF鸡人工感染从上海市分离获得的1株肾致病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上海株IBV),分别于接种后第2、7、14、24、28和36 d扑杀,对肾、肺等组织器官进行了动态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感染鸡主要表现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病理变化。在感染后的第2 d,支气管和气囊呈急性炎症变化;第5 d肾实质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肺充血;第8~13 d,肾和肺的病变最为严重;第14 d后,支气管和输尿管转变为慢性炎症,肾出现弥漫性或局灶性间质性肾炎病理变化。将M41标准毒株与上海株IBV的致病力进行比较,发现2个毒株引起的呼吸器官病变基本相同,但M41毒株对肾的致病力较轻,未见间质性肾炎和输尿管炎病理变化。证实,上海株IBV主要侵害肺和肾,并造成肾实质变性坏死和间质性肾炎变化。  相似文献   
27.
以5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疫苗株(D41、H120GD、H120SH、H52BJZH和H52GD株)和IBV标准强毒M41-E4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1条特异性条带,包括部分核衣壳蛋白(N)基因以及紧接着N基因下游的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UTR).测序结果表明,从D41、H120GD和H120SH株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614 bp;而从H52BJZH、H52GD和M41-E4株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406 bp.序列分析发现,被检的6株IBV毒株可分两组,其中D41、H120GD和H120SH株为一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7%~99.8%;而H52BJZH、H52GD和M41-E4株构成另一组,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3%~100%;两组之间的最大同源性仅为94.6%.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上,这两组分别位于不同的分支簇上,国内的H52BJZH、H52GD与国外的H52株不在同一分支簇上,相反却与国内强毒M41-E4株以及国外M41株在同一分支簇上.提示国内H52疫苗株与国外H52疫苗株不同,它们在亲缘关系上更靠近M41-E4株和M41株.  相似文献   
28.
采用RT PCR方法扩增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971毒株预期的 163 6bp的S1全基因DNA片段 ;以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出其核苷酸序列 ,推导出了氨基酸序列 ,并用有关软件构建了S1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 ,IBV D971毒株与国内外AF14 0 3 5 2 (山东农业大学 )、AF15 4841(山东农业大学 )、AF193 43 2 (青岛动物检疫所 )、AY0 43 3 12 (中国农业大学 )、AF3 975 2 8(四川农业大学 )、AY0 43 2 2 1(浙江农业大学 )、AF3 5 2 3 12 (浙江农业大学 )、U2 95 2 2 (澳大利亚 )和M2 1883 (英国 )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99%、99%、95 %、94%、87%、86%、88%、82 %和 80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依次分别为 93 %、93 %、87%、86%、83 %、83 %、82 %和 80 %。  相似文献   
29.
《天津政协公报》2011,(8):55-55
<正>苦瓜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消暑、明目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苦瓜500克切碎,水煎取汁,煮20个大枣,待枣皮展开后取出,余液熬成膏,早晚各服药膏一匙。目赤肿痛:苦瓜烘干炒焦,研细末,每次10克,灯心草1克泡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30.
《就业与保障》2010,(10):52-53
由夏到秋,天气由热转凉。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节。常见的有支气管炎、哮喘病复发,肠胃疾患增多、"热伤风"等。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