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2篇
  免费   270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2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4858篇
中国共产党   259篇
中国政治   1130篇
政治理论   175篇
综合类   174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本案情] 小赵是县委书记顾某的司机,自95年以来一直为顾某开车,经常随顾某参加各种活动,对顾某所做所为非常了解,握有顾某违法违纪及隐私方面的一些材料。1998年9月16日,小赵向顾某提出,能否安排他去某镇任副镇长,顾某考虑到小赵既无文化,又缺乏工作经验,恐不能胜任工作,便没有答应小赵的要求。而小赵不依不饶,非要顾安排他任副镇长不可,否则,将揭露顾某的“恶劣行径”,让顾某  相似文献   
992.
1 提高假释制度在实践中的适用力度。现行《刑法》对罪犯的假释制度作了较大的调整 ,不仅对范围、条件规定得更为具体 ,而且对假释犯的监督和考察有了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 ,这为在司法实践中更大范围地适用假释制度提供了保障。但目前司法实践中 ,假释仍不被重视 ,其一是怕被假释的罪犯出问题 ,另外 ,对“不致再危害社会”条件的掌握还不够正确。应采用社会危害相对论的观点 ,积极的适用假释制度 ,而不是消极地对待。加大假释适用力度的另一途径是 ,建议将部分余刑较短的 (一般可控制在一年至六个月范围内 ,特殊情况可放宽至二年 ) ,符合条件…  相似文献   
993.
994.
在预备犯和不能犯问题上,台湾地区的"刑法"总体上体现的是刑法的客观主义立场,而其在中止犯问题上则体现的是刑法的主观主义立场,此两种不同的刑法立场都突显了刑法的人权保障。在预备犯和不能犯问题上,祖国大陆刑法体现的是刑法的主观主义立场,其在中止犯问题上则体现的是刑法的客观主义立场,而此两种不同的刑法立场都强化着刑法的社会保护。不同的刑法立场可以服务于同一部刑法的相同价值目标,而并非水火不容。  相似文献   
995.
《刑法》第37条的免刑规定具有较强的政策功能和司法价值。就个案而言,究竟符合什么样的具体情形方可判处免予刑罚处罚,完整理解《刑法》第37条内涵至关重要。"犯罪情节轻微"量定罪行轻重,是免刑适用的一般化标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追求客观公正;"不需要判处刑罚"测查犯罪人格,是免刑裁量的个别化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追求合理差别。犯罪情节轻微的前提下,是否免予刑罚处罚关键在内因,需要法官综合罪前、罪中、罪后三个阶段的情形综合审慎判断。  相似文献   
996.
"黑哨"身份的确定应以我国足球体制为基础,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我国的足球体制并未发生变化,"黑哨"的身份也不应发生变化。实然层面上,我国的"黑哨"曾具有多重身份,"黑哨"案中"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再次证明"黑哨"身份几经变化。这种"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异表明我国在"黑哨"身份认定中必然存在法律适用错误,而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刑法理论对刑法变革所具有的"否定性"机能的忽视。  相似文献   
997.
姬婧 《公民与法治》2011,(15):45-46
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是指,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危险的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不得已采取的侵害其他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的行为,称为紧急避险。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卫生法制》2013,(4):25-25
2013年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自5月4日起施行。非法添加可以"有毒有害"定罪。司法解释首次从3个方面明确了法律适用标准问题。一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行为,如利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明确此类"反向添加"行为同样属于刑法规定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二是基于国家禁用物质具有的严重危害性,明确国家禁用物质即属有毒、有害物质,凡是在食品中添加禁用物质的行为均应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三是基于当前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禁用药物易发多发的特点,如在减肥保健食品中添加副作用危害严重的西布曲明等药物成分,在男性保健食品中添加"伟哥"等,明确规定对此类行为应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999.
酌定量刑情节主要包括犯罪动机、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被告人平时表现及有无悔罪态度、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情况及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被害人近亲属谅解等。根据刑法谦抑性和刑罚个别化原则,酌定量刑情节在限制死刑的适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5月1日起,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定为犯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生效,国家为确保工薪支付祭出了刑法这一利剑。与原先草案的不同之处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第二百七十六条后增加一款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