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严隽琪 《民主》2010,(3):9-10
<正>今年2月11日零时35分,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老师"的当代著名教育家,我国首批特级教师,原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霍懋征同志与世长辞。她从事小学教育60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教育战  相似文献   
22.
森淼 《党课》2013,(16):78-79
1896年,意大利,在一次国家举行的读写考试中,几名8岁的智障学生不仅通过了考试,而且分数还高于考生的平均成绩。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意大利和欧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奇迹。而这一奇迹的缔造者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  相似文献   
23.
20世纪50年代,斯克里文最早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理论。20世纪70年代,布卢姆首次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到教学活动之中。20世纪80年代,布卢姆将形成性评价转变为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中心的评价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性评价相关理论传入我国,当时国内已经意识到原有的终结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形成性评价逐渐得到了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我国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虽然兼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  相似文献   
24.
这是一九二一年的七月,内忧外患,国民哀伤南湖的一只游船上飘来了共产主义的芬芳这是一九四五年的十二月,同心作证,群情激昂上海的文化教育界迎来了渴望新生的目光  相似文献   
25.
教育中的灌输问题是上世纪以来西方(主要是美国)教育界、哲学界热烈讨论的问题。对灌输这一现象,他们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各种有效的实验。介绍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这一问题,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6.
“作为一名教育界的基层人大代表,从当选的那天起,我就决心要热情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当好教师和学生的代言人。”松江区人大代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商旅系主任陆美英在工作中履行着自己的诺言。  相似文献   
27.
在古称堂阳的新河县教育界,有一颗璀璨的明星,她靠自己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勇气、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毅力、克难攻坚逢旗必夺的精神,带领新河中学广大师生一步一个脚印地阔步前进。这颗映照新河教育界的明星就是新河中学校长王秀辰。曾几何时,新河县中学校园内教师住房、学生宿舍混杂在一起,甚至二三十名学生挤在一大间宿舍里,取暖用的是蜂窝煤,吃饭是分组用铁桶打饭回宿舍吃的方式,学校内仅有的“现代”教学设施是物理、化学实验室……尽快改变校容校貌、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成为摆在王秀辰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她使出浑身解…  相似文献   
28.
陕西省延安大学原副教授、规划处副处长吴金卫因涉嫌犯贪污罪已被关押一年零三个月之久.截至本刊发稿,吴金卫还在羁押中.此案虽没有得到司法的最终审判,却越来越引起新闻界、法学界、教育界等的广泛关注. 延安大学是吴金卫的母校.1991年,吴金卫大学毕业时,由于思想进步、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开朗、待人真诚,加之在学生会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被顺利留校任教.他刻苦钻研业务,教授历史课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很受学生欢迎.很快,吴金卫就升为副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助理、总支副书记.教学相长,他先后出版了三部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29.
胡章记 《公安教育》2010,(2):70-73,F0004
考试作弊由来已久,屡禁不止,且手段不断花样翻新,近年来又出现了用高科技手段作弊,政府官员、老师、家长、学生联合作弊等现象,考试作弊已成为教育界的“顽症”,它严重践踏了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影响了学校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妨碍了良好学风、考风和校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30.
佚名 《廉政瞭望》2005,(10):60-60
1929年,美国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许多教育界的人都赶到芝加哥躬逢盛会。好几年前,一位名叫罗伯特·哈金斯的年轻人一面念耶鲁大学,一面打工,当过侍者、伐木工、家庭教师。不过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