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01.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不仅与女性主义批评有着共同的理论旨趣,还能为女性主义批评提供具体的阐释思路,如日常生活的自在价值、日常生活的思维和活动模式、日常生活的抵抗战术和日常生活的提升方式等等,它们不仅有助于我们洞见一些过去可能忽视或者完全没意识到的问题,如文本中的日常生活特点、日常生活的价值等,还开阔和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视界,具有强大的理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借鉴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于女性主义批评实践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2.
裴吉荣 《学理论》2010,(29):190-191
李健吾是京派批评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批评强调个人的主观印象与感觉,强调"人性"的介入与批评及批评者本身的独立性,他的文学批评所采用的是抒情散文的体式,具有浓重的诗意与抒情性,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领域中,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新世纪是一个文化创新的多元化时代,如何重建文学批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形态及其责任是什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报》、《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了全国"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本刊就代表性观点以笔谈形式发表,意在推动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04.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标识性术语.“表示任何一部文学文‘应和’(echo)其它的文本.或不可避免地与其它文本互相关联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公开的或隐蔽的引证和引喻:较晚的文本对较早的文本特征的同化:对文学代码和惯例的一种共同积累的参与等”^(p373).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概念首先由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中提出,她认为每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在文本之中总是存在着其他文本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5.
文学批评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对话方式,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不乏有许多经典的论述。根据当代我国文学评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站在人性美学角度去欣赏、感悟生活的审美空间,在文学评论上要尊重作者,体现作品评论的客观性,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06.
107.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崛起.1979年,两位美国女学者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巴合作出版了长达700多页的厚重之作<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文学想像>(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以下称<阁>著),以对性别与文学关系的全新阐释、对"父权诗学"的"激进误读"和文本分析的振聋发聩而在学术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迄今为止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8.
陈海艳  詹艾斌 《前沿》2010,(5):173-176
文学批评实践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也是根本性的意识要求和方法论特征。面对批评对象,批评家必须具备当代意识。这首先是指批评家必须具备自觉地以其批评实践参与当代文学、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意识;同时,它也要求批评家必须具备开阔而深邃的当代视野与眼光。如是,文学批评实践也就能直接地介入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在文学批评实践中,方法论特征表现为多个方面;从根本上说,文学批评需要做到宏观考察与微观剖析的结合,实现美学观点、历史观点与人学观点批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9.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均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他们在文学批评观方面的观点,特别是对于创作的动力、文学的功能、文学的本质等方面的观点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两位大师都认为潜意识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来源,并都从心理机制上发现文学创作的规律,形成精神分析批评观。但是不同的经历与性格又使得两者的精神分析批评观自成体系。弗洛伊德忽略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而尝试用梦来解释文学创作,陷入泛性论的困境。荣格尝试从宗教神话里寻找原型,脱离社会现实探索文学创作,给文学披上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10.
快乐大叔 《党课》2014,(23):99-101
看了不少人谈网络文学,说来说去,大家似乎说的都没有错,可却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落地,那就是,在每日更新的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作品中,作为有志于网络文学批评的评论家们,到底谁可以焚膏继晷没完没了地去“追”,谁又可以塌下身子心平气和逐字逐句地去读。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年“在场经验”和“实战经过”,使得我们的评论家们普遍具有一种能耐,那就是一本书拿到自己手里,往往翻开封面随便跳着瞧上几段,就能对作品估摸出个一、二、三来,再结合对作家以及文学创作现状的主观认识和了解,应付一般的研讨会显然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