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41.
好的文学批评应该具有"正义"与"及物"的内在属性:好的文学批评不仅是在"寻美",更是一种敢于冒犯、体现知识分子批判理性的"求疵"过程,是散发着知识分子正义的"及物"活动,是批评者"不低于"批评对象的对话与"问诊"——这是我所理解的高明、有效的文学批评应该具有的品质和向度。当前文学批评中流行的"不及物"批评形态包括"化简为繁"式义理叠加、"邻猫生子"式的伪问题、"砍头割脚"式的阉割批评模式和"求全责备"式的错位标尺判断,其共同特征在于看似充满了各种"理性"和"问题",实是"不及物"或是非理性的胡搅蛮缠。  相似文献   
142.
新世纪是一个文化创新的多元化时代,如何重建文学批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形态及其责任是什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报》、《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了全国"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本刊就代表性观点以笔谈形式发表,意在推动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3.
李丽君 《理论月刊》2008,(3):125-127
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比较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方法特征;比较文学的研究趋向是在民族文化文学的差异性和同一性之间建立一种辩证的关系,在世界文化的范围中寻觅思维本质的共性,它是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的结合;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研究,一旦纳入文学批评的视野.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影响研究与社会历史批评,平行研究与新批评、符号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接受美学、女性主义批评、文化批判等无不渗透着比较文学思维特性.重视文学批评视域中的比较文学方法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44.
潘文曼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0):218-218,222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整合中曲折发展的。尽管留下了在世界文艺学领域听不到中国独立理论声音的遗憾,但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文学批评已经逐渐呈现出中国特色,并且向着更高的水平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5.
自西方输入的"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作品,而"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涵盖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故自学科诞生之日起,名称问题就困扰着研究者。这一困惑的成因在于"criticism"在语源学的含混,它来自希腊文"krinein"一词,虽然意思仅为"判断",但这一术语在十七世纪渗入各国方言时,含义便扩大起来。二十世纪,学科分类意识加强,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区分之必要凸显,自然与"文学批评"这一术语的固有含义发生牴牾。因而辨析"文学理论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思想史"、"文学学史"、"诗文评史"等学科名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6.
曾毅  ;滕新才 《求索》2014,(12):173-177
刘勰“辨骚”是从汉人的“骚辩”开始的,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对之进行评论,更重要的是要在汉人“骚辩”的基础上树立己论。刘勰借汉代“骚辩”而立的己论主要有四个方面:肯定屈骚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并高度推崇其意义和地位;肯定屈骚文学的巨大影响;对文学与经书(经学)的关系给予了较为正确的区分,且对文学创作原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较为科学的文学批评原则。这四点乃是刘勰屈骚批评的重点,亦是南朝屈骚批评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7.
王冬雪 《前沿》2014,(23):222-223
别林斯基作为第一位俄罗斯评论家,被称作"俄国激进知识分子之父"。在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他的哲学观与艺术观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且二者紧密相连。从哲学基础上讲,别林斯基在不同时期所坚持的哲学观点实现了由"唯心"向"唯物"的转化,由此引发了他对艺术本质(尤其是美学观点)及对生活现象观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8.
路静 《求索》2011,(7):216-217,190
读者反应批评家对"读者"的不同定义反映了他们在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吉布森与里法泰尔强调文本的客观性及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规定性,采用的仍是结构主义方法;伊瑟尔向前迈进了一步,强调读者主动参与制造文本的意义,是作品的共同创造者;费什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他认为阅读是体验,而不是对文本意义的解释;而卡勒则把制定理论的任务放在了首位,把具体的批评阐释放到了从属地位;而针对现实读者展开的实证研究,因其采用的定性定量的实验研究方法,可为文学研究的某些领域提供具有一定可靠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