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它—聂珍钊自选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下文简称《自选集》)选入了聂珍钊教授自1982年到2011年间撰写的31篇学术论文和随笔,集中地反映了作者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30余年来的丰硕成果.《自选集》对近年来文学批评界出现的一些问题既做了深度的理论思考,特别是独树一帜地构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话语体系,彰显了作者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极富创新的学术洞见.作为其学术生涯的一个阶段性总结,《自选集》展呈了聂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哈代研究及英语诗歌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显示了作者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2.
我们是相信鲜活的、生动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销量呢,还是相信那些冰冷的、僵硬的、小说写作的观念和原则呢?  相似文献   
63.
李健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限制中求自由,是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双重性原则.他主张在批评中以"自我"为基础,以"自我的实现"为目的,以"人性"为核心,但同时他也遵从批评对象带来的"限制".李健吾文学批评中的"限制"使这种批评既不脱离实际作品,也不随心所欲抒发感受,而是切近作品本身,他主张"限制"与"自由"相克相长,在二者之中,追求一种平衡,并在平衡中把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相似文献   
64.
王丽 《求索》2007,(12):164-166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环境中,在我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条件下,在对其它历史时代的文学批评的肯定性否定中建构起来的。因此,只有当我们把当代社会主义文学批评与其他历史形态的文学批评放在人类文学批评的历史过程中加以比较和考察之后,才能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主客体结构特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5.
自西方输入的"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作品,而"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涵盖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故自学科诞生之日起,名称问题就困扰着研究者。这一困惑的成因在于"criticism"在语源学的含混,它来自希腊文"krinein"一词,虽然意思仅为"判断",但这一术语在十七世纪渗入各国方言时,含义便扩大起来。二十世纪,学科分类意识加强,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区分之必要凸显,自然与"文学批评"这一术语的固有含义发生牴牾。因而辨析"文学理论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思想史"、"文学学史"、"诗文评史"等学科名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6.
中国20世纪的文学批评是在现代文学语境下,与20世纪的文学创作同步发展的,其间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批评文章.<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一书本着举凡有批评之精神、理论之态度、独到之眼光、精妙之见解而又能斐然成章者的编选标准,荟萃精华.此书不仅是中国20世纪的文学批评成果的集中展示,其所昭示的文学批评的真精神,即批评是一种创造与发现,批评需持科学、客观、中正之态度,"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批评应以审美为宗旨,讲究文采等,对于今天的文学批评,也具有针砭时弊、健康发展之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
李健吾是20世纪30-40年代独树一帜、卓尔不群的文学批评家.李健吾的印象式的文学批评具有人性化、开放性、艺术美三个方面的特征.他的文学批评自30年代始至今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68.
新世纪是一个文化创新的多元化时代,如何重建文学批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形态及其责任是什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报》、《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了全国"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本刊就代表性观点以笔谈形式发表,意在推动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69.
70.
与我们中国不同,西方文学中的"弑父"这一主题一直是受人们关注的。尤其是在20世纪,随着一些新的文学批评方法的出现,人们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就有了新的阐述,最主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它研究悲剧主体的行动动因,肯定了悲剧主人公有"弑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