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295篇
中国政治   160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欢 《传承》2010,(24):88-89
斯大林统治时期是苏联社会意识形态变化最大斗争最激烈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领域有着不同以往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将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植入意识形态领域、用行政命令方式干预学术争论、错误地对待知识分子问题这三个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82.
突破对斯大林的"两个凡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理论界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大争论,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结",即斯大林.因为改革不到位、改革方向有问题,都以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为依据,所以对斯大林如何评价,极为重要.斯大林是一位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探索者,又是一位社会主义理论最大的误导者,他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最后是一个失败者.必须突破时斯大林的"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83.
《党的建设》2008,(11):61-61
1943年5月,作为世界革命大本营的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突然宣布解散,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沈志华在《探索与争鸣》上撰文指出,共产国际本来是以发动世界革命为其基本任务的,但随着苏联一国社会主义的建立成为现  相似文献   
84.
共产国际本来是以发动世界革命为其基本任务的,但随着苏联一国社会主义的建立成为现实,这一机构便逐步成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工具.鉴于共产国际名声不佳和作用下降,二战前,斯大林已经有意将其解散.当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刻,考虑到战时特别是战后与西方同盟关系的发展,斯大林毅然决定立即解散共产国际.这一举措的历史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共产党的组织形式.并从战略上放弃了世界革命的传统.  相似文献   
85.
在我们的语境里,"典型"通常是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泛称。但主政者为了推动某种施政行为,彰显某种业绩,掩盖某种失误,往往通过树典型的办法,以偏概全地推出根本不"典型"的不同类型的"模特儿",以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当然,这种"合法性"的内涵并不单一,比如在政策启动之时,推出某个应时的典型,可作领军大纛;又如,在局势衰微之秋,推出少数旺象的典型,可使"一叶障目";再如,在贪  相似文献   
86.
一、"中国托派"是怎么形成的从历史渊源上看,"中国托派"的形成来自遥远的莫斯科。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上发生了分歧。斯大林主张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并在遭受国民党右派进攻时,要求中共妥协退让;而托洛茨基则"坚决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中  相似文献   
87.
毛主席在1958年11月郑州会议上,在1959年8月庐山会议上,两次向全党干部建议读书,读斯大林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社会主义部分。庐山会议以后,毛主席觉得国内、党内的问题解决了,有条件读书  相似文献   
88.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迟迟难以解决,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斯大林教条和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市场经济教条的双重束缚导致的。要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要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农民掌握的各种要素报酬与全社会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89.
1927年4月26日,斯大林收到一封标有“绝密 亲启急件”的文件。这是皮亚特尼茨基写给斯大林的一封信。信中写到:致斯大林同志: 以下是邵力子同志发自海参崴的电报副本: “致彼得罗夫①:上海使我很担忧,我不能充当反革命的武器,我请教如何作斗争。现寄回斯大林的照片。候复。邵力子。 4月 23日。” 请告知是否需要给他答复,给他作怎样的答复。 皮亚特尼茨基 绝密文件中提及的“现寄回斯大林的照片”一事,系邵力子离开莫斯科回国之前,斯大林委托邵力子将自己的一张签名照片带给蒋介石。一星期后,在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  相似文献   
90.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斯大林主义》一文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莫里斯·迈斯纳的一篇重要论文。该文主要研究了斯大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关系。但在政治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分析框架下,迈斯纳的研究陷入了对中共党史、特别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严重误解之中。全面评析迈斯纳的这篇论文,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迈斯纳关于毛泽东和中共党史的研究状况,并能凸显出当代西方学者关于毛泽东研究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