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25篇
法律   668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中国政治   129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与交流》2001,(1):41-41
与私有化的倡导者们不同,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在经济绩效方面,公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不分轩轾;并且,公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而私有企业不可能带来这样的效果。英国的两位学者史卓顿和奥查德在《公共物品、公有企业和公共选择》一书中,从理论和经验证据相结合的角度对“公有企业无效率”、“公有企业的出路在于私有化”的观点提出质疑。该书从以下几方面论证了公有企业的经济绩效,并对私有化的观点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2.
83.
84.
刘萍 《经济与法》2001,(1):33-33
李禄在沙田村担任村支书一职已十多年,渐渐成了村里说一不二的人物。十多年来,村里的工作未见起色,他自己倒是率先富了起来,原因还在于那个“权”字。1999年底,村里所有的一片自留山对外发包,村里村外都有人对此流露了浓厚的兴趣,而村支书李禄在心里拨拉开了小算盘。在邻村黄三夜里频频拜访他之后不久,李禄就召开了村支部会,提出将这片自留山发包给黄三,其他支部委员迫于李禄的权势,  相似文献   
85.
《民法典》并未明文规定不法原因给付制度,既往司法实践中关于该问题的争议还将继续存在,借鉴域外经验是求得法适用之统一的可能的路径。从比较法上看,不法原因给付制度滥觞于罗马法,并逐步发展出了“原则允许返还”与“原则上不得请求返还”两种规范模式。“不得请求返还”之原则不仅在规范目的上难以得到合理解释,在实践中也引发了诸多困境,各国学说与判例通过多重限制竭力予以克服,这其中隐含了决定返还关系的实质因素。在现行法实际秉持“允许返还”立场的制度背景下,部分法院在限制返还关系以求个案公正方面进行了一定努力,但其理由均存在可驳斥之处。对不法原因给付所生的返还问题,可在考虑规范目的、不法目的是否达到、当事人双方的不法性程度诸因素的基础上,以限缩法律行为无效后所生返还关系的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6.
87.
姜锐 《学理论》2009,(25):232-233
教师对学生说话时存在三种不合理的方式:批评与说教、发布命令、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些不合理的交流方式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师生之间要进行有效交流,首先,教师说话时要尊重学生,教会学生使用"我认为";其次,教师要学会反思性倾听;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用"头脑风暴法"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88.
公司设立瑕疵,是指经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并获营业执照而宣告成立的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存在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或程序的情形。它使  相似文献   
89.
公司设立无效是指由于公司设立过程中的重大瑕疵,导致已经有效登记成立的公司之资格归于消灭。设立无效的后果是对公司法律人格的彻底否定,剥夺其市场准入的民事权利能力。本文在论述我国建立公司设立无效制度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建立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立法、司法救济渠道进行了研究,探索由法院认定公司设立无效的相关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  相似文献   
90.
《农村青年》2009,(8):54-54
问:林某是北京大兴区某村的村民。妻子去世后,林某在1998年与汪某签订了买卖合同,将11号院的北房、东房以及院内所有树木以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汪某。该合同上注明,宅基地“乙方(汪某)只有使用权,所有权归集体”。汪某是丰台区城镇居民。此后汪某就搬进了11号院,并取得了当时为乡政府、现为镇政府填发的集体土地宅基地使用证,该证“户主姓名”一栏记载为汪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