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083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6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80篇
法律   1131篇
中国共产党   2165篇
中国政治   2501篇
政治理论   633篇
综合类   7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846篇
  2013年   633篇
  2012年   871篇
  2011年   1029篇
  2010年   795篇
  2009年   758篇
  2008年   824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574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芳 《南风窗》2007,(7):35-36
从冈本、森崎和陈先生的身上,笔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的交流,更深的还有这种交流深入之后,对中日两地人们生活的深刻改变。  相似文献   
32.
黄燕 《行政法制》2006,(1):20-22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关于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外国学者们早已致力于此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最早提出“法律文化”概念的学者是美国法学家拉伦茨·弗里德曼,他在1969年发表的《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提到:“‘法律文化’概念涉及大量有关的思想,首先它涉及公众关于法律制度的认识、看法和行为方式。尽管每个人对于法律制度的看法不同,但一般说来,在不同的国家或群体中还是有一定的看问题的方式,从而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各种法律文化是习惯法的主要部分,这些习惯法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后就法律文化释义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33.
在即将进入 2 1世纪的 2 0 0 0年 1 1月 ,日本共产党召开了第 2 2次代表大会。以此次大会为标志 ,这个拥有 80年历史的政党正在力图实现自身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 ,对党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 ;作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被“共同社会”所取代 ;“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成为实现“共同社会”的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从党章中消失 ;进一步明确了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等。日本共产党决意开始这种世纪性大转变 ,既有其自身组织能力严重退化的原因 ,又有日本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以及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时事资料手册》2005,(1):51-52
日本政府2004年12月10日举行内阁会议,通过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以及2005至2009财政年度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相似文献   
35.
中日民众彼此的“厌恶情绪”已上升为困扰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双方都指责对方的教育主要是历史教育出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日两国的历史教育包括学校传授、亲友讲述和社会传播等主要途径加以比较,探讨究竟是谁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36.
1917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低谷。随着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与崛起,再次激发了学者研究十月革命史的热情。  相似文献   
37.
谢奕秋 《南风窗》2007,(24):9-9
70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后旨在消灭伪装成平民的中国军人的行为,后来演变成大规模的屠杀、抢掠、强奸,至次年2月止,确实死伤人数众说纷纭。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死亡人数至少在20万以上,中国学者考证为30万以上,而日本学界认定的人数则偏低,甚至有完全否认该事件存在者。  相似文献   
38.
裴军 《人权》2003,(4):54-55
日本国会通过“有事法制” 借伊拉克战争和朝鲜核危机的“东风”,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日本众参两院先后以绝对多数的高支持率通过了讨论长达26年之久的“有事法制”相关三法案。至此,日本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有事法制”,此举标志着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39.
探讨中日东海划界争端中的法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应充分考虑法理基础,日本以“中间线”方法作为海洋划界基本原则,实际上是一个无法可依、无据可查、无效可言的“三无”主张,冲绳海槽实为东海大陆架和琉球群岛岛架之间的天然分界线,钓鱼岛诸岛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中日东海划界争端问题的解决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并应从具体问题做起。  相似文献   
40.
郑作时 《南风窗》2007,(16):70-71
以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国家,以宝钢这样一个国字号的代表型企业,投资数十亿美元于海外,不禁使人想起了日本,在日本经济发展高潮期,大量投资于美国的各种传统型企业和房地产,结果如何是众人皆知的。而中国,现在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都远未达到日本当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