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陈江 《法制博览》2009,(11):16-17
息夫人原名陈妫,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女儿。息夫人目如秋水,面若桃花;丽如荚蓉,雅若蕙兰。她和姐姐都是当时妇孺皆知的大美人。  相似文献   
93.
赵刚 《法制博览》2010,(12):62-63
记得上小学时,曾学过一篇课文《西门豹治邺》,说的是战国初年,魏文侯派西门豹治理邺的故事。邺城遗址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城南的临漳县的漳河岸畔。。聊起邺城,大有讲究。相传邺城为齐桓公所筑,初建于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94.
刘建明 《人事天地》2010,(34):42-42
春秋时期的孔子在回答季康子问政时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政者”是指执掌权力之人,即为政者,官也。这里的“正”,既有公正之意,也有正派之意;既有为官之正,也有为人之正。对于领导者而言,“正”是为官的第一准则,只有“正”,才能在生活上注重小节、廉洁自律、情趣健康,在工作上心胸坦荡、公道正派、率先垂范,从而赢得下属的拥护和支持,真正做一名心正、言正、行正和身正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95.
帝王之师与“归隐山林”的完美结合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常常有出世和入世之想.他们最崇高的理想是以“帝王之师”在政治上大展鸿图.成就一番人间伟业.然后功成身退,“弃天下如敝履.薄帝王将相而不为”,归隐山林修身养性。可惜,绝大多数的人无法达到这种境界。从春秋时期一直到唐代.  相似文献   
96.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孟曾发出“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的豪言壮语,可今天,在那些充分掌握了信息时代恩赐的魔术般身手的员工那里,已经很难听到“忠”这样的字眼了。企业老总们绞尽脑汁地变换着各种方法,用加薪、奖励等方式来吸引、挽留人才,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但高薪并不总能让“忠”字旗号高高飘扬。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探究一下人的本性,就不难发现,高薪只能“防病”不能“治病”。  相似文献   
97.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争谐的思想.其中,春秋时期道教始祖老子,提出了一系列以"和"为主旨的人格修为策略及社会理想方案,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8.
《现代领导》2014,(6):48-49
如今,民主评议干部早已不鲜见。在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加入民意成分.是各地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其实.我国古代也有官员民主评议,而且有的朝代搞得还相当红火。是谁拉开了我国古代民主评议的序幕春秋时期,郑国人经常聚在乡校里谈论家长里短、国家大事,甚至评论时政得失。一些官员听到乡校里的非议之声很不自在.就建议郑国卿子产毁掉乡校。  相似文献   
99.
杨玘  赵连稳 《前线》2020,(2):86-88
提起项羽,除去人们津津乐道的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之外,还有其破釜沉舟的故事。兵法上讲破釜沉舟早已有之,只不过叫焚舟破釜而已。《孙子》认为将领的用兵之道,其中之一就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切断所有退路,将自己置于可进而不可退的境地,才能激发士兵潜能,取得胜利。此类的战例很多,如《左传》记载:“秦伯伐晋,济河焚舟。”讲的就是春秋时期的秦国大将孟明视渡过黄河后,烧掉渡船,一举打败晋军的故事。本文要说的则是家喻户晓的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0.
一、礼仪是人的情感、欲望、观念的外在显现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虽然我们难以考察这个美好称谓是何时出现的,但礼仪的各种形式规范和有关礼仪的种种论述却在这一称谓之前就早已存在.我国春秋时期便已经出现了记载各种礼仪形式与国家典章制度的书籍,如<礼>、<周礼>、<礼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