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51篇
工人农民   94篇
世界政治   1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2篇
法律   625篇
中国共产党   2858篇
中国政治   2627篇
政治理论   1256篇
综合类   14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675篇
  2014年   1449篇
  2013年   788篇
  2012年   926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发展潮流,正涤荡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物质层面,抑或精神层面。有的学者指出.从时空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时空压缩”的特点。即在当代中国社会,传统、现代和后现代这两个不同的东西,已压缩到一个同一时空之中.  相似文献   
232.
《天津支部生活》2007,(5):61-61
陈泽伟最近在《嘹望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中央的方向明确,态度坚定。但在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并存,对外开放程度加大,新一代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背景下,民生问题的解决依然格外复杂,充满挑战。首先,在社会剧烈发展变化的时代中,民生标准始终具有动态性、阶段性特点。中国20年民生标准的变迁,可能涵盖其他国家60年的进步。既有最低生活保障、义务教育等传统的民生要求,也有征地拆迁、房价高企等新的民生要求。即便同一个内容,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重心。其次,民生问题的解决始终处在群众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在“吃饭”问题上,从改革开放初期“有的吃”的温饱阶段,到随后有选择地吃,到现在讲究健康饮食、关注食品安全,其间跨越了多个阶段,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有了很大提高。第三,民生问题的解决处在要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一是经济上的多元化,国民财富中各自份额的区隔越来越清晰;二是政治上多元化,除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外,还有在20多年社会变革中新出现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各种权益的要求;三是思想上的多元,除主流价值观外,各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民生的需求也充满了复杂多元的标准,满足群众需求的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33.
《党课》2007,(9):33-3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三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关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234.
军人价值观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渗透于军队的各种教育之中,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本质。文章对与军人价值观教育有关的价值、军人价值、价值观、军人价值观、价值观教育、军人价值观教育六个概念的学术探讨与研究分别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35.
青锋 《理论视野》2007,(5):54-56
对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借助刑法立法予以保护,其背后暗含着巨大的价值观冲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问题。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可以通过刑法关于社会管理秩序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有关规定来处理。  相似文献   
236.
杨芳 《前沿》2007,39(1):185-18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揭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37.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国祥 《探索》2008,1(2):8-12
科学发展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和核心任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和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为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必须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8.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青少年公民成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由团中央“内地与香港青年价值观及公民教育比较研究”重点课题组、《羊城晚报》政法部、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深圳宝安区团委联合主办,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深圳市宝安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委员会承办的“党的十七大与青少年公民成长”论坛,于2007年11月27日在广东青年干部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239.
李刚军 《共产党人》2008,(16):31-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汲取人类思想精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创造性提出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学习借鉴人类共同核心价值理念与反映中国人民发展进步要求和改革实践成果的统一,其鲜明特征就是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这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重点把握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40.
“普世价值”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在的主流话语称:西方一直致力于推动"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不少人也以为,当年欧洲的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确立了"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这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