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75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3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经典作家指出,增加国民财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加生产劳动者的人数、减少非生产劳动者的人数;二是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一般的生产劳动是指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就是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无论从一般概念还是从特殊概念看,行政管理都不属于生产劳动范畴。但它又是生产劳动所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通过控乱公务员的数量,建立与国民经济规模相适应的适度政府规模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劳动发展的重要目标导向,这是通过转移、减少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公共财政结构和强化意识形态教化达到的。  相似文献   
22.
起源于德国票据法的票据无因性原则,是票据流通性的灵魂之所在。由于票据交易风险的存在,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价值方面,票据无因性制度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票据无因性在经济上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同时将票据法的立法角度从个人本位上升到社会本位。但遗憾的是,我国的票据立法对于是否坚持票据无因性的态度是模糊不清的,极大限制了票据的流通性功能,同时造成了我国票据司法实践上的混乱。我国票据立法迫切地需要寻找一条将其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23.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教育国际同盟(IHEU)的两个关键问题——进入决策和资源供给。IHEU的博弈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等其他领域的差异,使得经济或公共领域的博弈模型不再适用。通过新建模型的分析,得到关于IHEU中的进入博弈和资源博弈的主要结论为:(1)进入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所有相关组织都以"加入某些类型的IHEU"为其策略选择,而且这一均衡解同时也是该问题的帕累托最优解;(2)资源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所有联盟成员都以纯策略"总是提供对联盟所承诺的资源"作为该重复博弈的"混合策略"。文中用数据例子解释了这些结论,还用大学国外研究同盟(USAC)的成功案例证实了这些结论;关于高等教育相关群体(教师、教育组织和政府)的利益分析也与这些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24.
培训外包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表现为合同书上标明的项目总价;间接成本主要包括谈判成本、机会主义成本和机会成本。三种主要因素决定了培训外包的谈判和机会主义成本,它们分别是业务的复杂程度、市场的可竞争性和资产的专用性。通过运用业务的复杂性和资产专用性的框架(假定培训外包服务的市场是可竞争的),考虑到它们两者之间的不同组合可能对代理方的影响,分析在不同的环境下,培训外包的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25.
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平衡公式为基础,建立两大部类积累率的关系,以及国民收入与积累率的关系。然后以两大部类积累率的关系曲线为约束,以两大部类国民收入最大化为目标,从而把最优积累率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求解这一非线性极值问题,得到了两大部类的最优积累率。运用这一求解最优积累率问题的模型,可以用于现实经济系统的最优积累率的确定。  相似文献   
26.
三种反腐模式的是非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反腐学者李永忠提出反腐模式的三种分类后,这一说法基本为业内人士所接受,但对于究竟该采取何种途径反腐的争论,则莫衷一是。任何一种模式单独运用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综合性的反腐才是一种最优选择。理论上的界定不一定能够完全涵盖丰富而又多变的社会实践,但理论上的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事物的本质,寻找更为有效的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27.
于咏华 《学习论坛》2005,21(5):10-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如何从理论上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从实践上切实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重大问题。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8.
东南亚国家最优汇率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制度及变迁 ,分析了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汇率制度及政策方面的原因 ,论证和探讨与东南亚国家以及类似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的问题 ,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和经验数据的比较 ,得出结论 :构建以爬行钉住汇率制为核心、以积极财政政策以及一定的汇率波动等为补充的混合体制 ,应该是东南亚国家及类似国家在今后一定时期的最优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29.
对中国的消费信贷现象 ,需要从微观层面、从信贷合约主体行为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完整诠释。客观而言 ,中国消费信贷合约行为具有明显的转轨经济的特性 ,依据这一特征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 ,可以构造出完整的中国消费信贷合约模型  相似文献   
30.
孙静 《国际观察》2002,(6):60-62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防止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和蔓延,东亚国家一直在探计地区货币合作的方式,同时,欧元的正式启动又启发人们思考能否在东亚地区也建立共同货币区以共同防范金融风险.本文试以最优货币区理论,结合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来论述东亚货币联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