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4篇
法律   374篇
中国共产党   295篇
中国政治   653篇
政治理论   220篇
综合类   3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812.
日本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惯例的形成与日本的经济、历史和文化有关;该惯例有利于劳使双方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在工人之间和劳使间形成相互信赖的关系网络.终身雇佣相似于重复博弈,容易诱发合作关系;随着日本经济的变化,对解雇实施规制有损于社会福利;制度的互补性迟延了该惯例的演化;未来的日本雇佣工资制度将是终身雇佣惯例和流动性劳动力市场体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13.
乡镇和村——政治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博弈空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乡镇为代表的政治系统和以村为代表的社会系统正在进行着一场博弈。本文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政治系统和社会系统博弈的历史及表现、制度根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指出机构改革一定要实现合作性博弈,避免非合作性博弈。  相似文献   
814.
通过对土地相对价格的变化、利益结构及其背后利益集团相互竞争的要求、主张、制度环境等影响土地制度变迁的因素和相互冲突的政策目标的分析表明,在现有土地产权安排的探索性主张中,似没有哪个方案是充分可行的。土地收益的分配是土地问题的核心,建立以合作博弈为核心的平衡利益的土地制度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815.
推定是在无直接证据证明的情况下认定法律事实的一种手段。在一些涉及当事人的提供证据材料义务和有说明责任的推定中,包含丁关于嫌疑人的理性人假设,推定规则也体现了立法者与当事人之间的博弈关系。利用博弈论方法指导相关立法活动对立法宗旨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16.
绿色营销与房地产:博弈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绍芳 《求索》2007,(6):27-28
房地产绿色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涉及到房地产企业、消费者及政府等众多环节和方面,房地产绿色营销的全面实施也主要是这三方博弈的结果。本文建立了完全信息条件下,应用博弈分析理论就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政府与企业及政府与消费者之间分别建立博弈模型,讨论了不同情况下博弈模型的不同解,并据此提出了取得帕累托解的措施。  相似文献   
817.
何明霞 《求索》2007,(10):37-39
本文通过建立弱势金融政策在区域传导过程中的博弈视角,开展模型分析与实证剖析,发现当前区域弱势金融体系公益性与赢利性之间、风险性与安全性之间、统一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博弈,导致弱势金融政策传导受阻、信贷规模难以扩大、实施效果打折,据此,提出构建政策配套、制度创新、一地一策的弱势金融体系建议。  相似文献   
818.
肖卫  朱有志 《求索》2007,(12):22-24
本文在评述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对“公地悲剧”的解释和治理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建立一个改进的KMRW声誉博弈模型。文章在改进的KMRW声誉博弈模型框架下,证明了个人理性如何在有限重复博弈阶段达成与集体理性一致——从冲突走向合作。并提出通过社会资本的培育以修正参与人理性来解决“公地悲剧”的内生博弈规则,为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农村公共资源利用问题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819.
证券市场风云变幻,庄家与散户,机构和个人,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和抗衡着实把股市升级成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相似文献   
820.
追求理性最大化的中央政府和追求机会最大化的微观企业无法成为制度创新的理性主体,而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目标和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恰恰契合了上述两者的优点,从而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制度创新的客体选择。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和动态博弈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地方政府在创新中因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现象和与中央政府博弈导致的伪创新的内在机理及外在表现进行了深入的学理分析,并进而提出规范地方政府创新的种种反伪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