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3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118篇
工人农民   120篇
世界政治   3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7篇
法律   4085篇
中国共产党   2084篇
中国政治   3238篇
政治理论   1091篇
综合类   2574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517篇
  2014年   1157篇
  2013年   875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963篇
  2010年   980篇
  2009年   969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803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李妍妮 《前沿》2010,(14):167-169
隐喻作为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段在广告语言中被广为使用,因此大多数的学者对于广告语言中隐喻的研究仅停留在修辞学的基础上。然而,认知科学的发展对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它从根本上讲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广告人正是通过隐喻这个载体将产品的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了消费者,从而达到促进营销的目的。本文在前人隐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深入探讨隐喻的认知性在广告语言中的作用及其对营销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2.
文章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了有组织犯罪的问题。认为一切有组织犯罪活动,作为非法秘密的犯罪利益共同体,其存在与活动都必须以经济作基础。在商品、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运行的价值规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只要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等存在差别和不平等,不同的利益需求总会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组织犯罪也是一种利益群体,追逐经济利益是其形成、维系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文章分析了当今为追逐经济利益而形成的犯罪组织的五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3.
《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 ,首次将减值会计应用到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 ,是对谨慎性原则的进一步贯彻。  相似文献   
164.
信息广角     
青海出台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西宁市委领导情系山区谋发展;海东妇女劳动力转移见成效;海南州加强干部交流工作;海北州委组织部在整改中增强“五性”;重安全长抓不懈,严规章检查落实;联通青海分公司精彩风行“世界风”;格尔木全力做好城乡就业工作;玉树州人行学习《实施纲要》方法活 作风实;黄南军分区“双先”活动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165.
费春英 《工会博览》2005,(21):66-66
目前,越南劳动总联合会代表团一行4人来到昌平区北京蒙太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就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进行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66.
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镇寰 《思想战线》2007,33(3):131-135
经验主义的怀疑主义特点决定了其反科学实在论的基本倾向,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经验主义这种认知世界的基本哲学维度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在后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范.弗拉森提出建构经验论的新思路,围绕着“经验适当性”的概念展开与科学实在论的较量,试图借此拯救经验论哲学,促成了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相似文献   
167.
自然之成为人类的环境,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产物;而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则是取缔了“神道主义”宗教的近代人道主义“宗教”的产物,就此而言,“环境”事实上和现代性是同步诞生的。包含在近代人道主义“宗教”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实质是以工具理性为认识和行动模式、以个体主义的功利主义为伦理准则的非常狭隘的占有性主体观,它必然导致对自然环境之排他性的、掠夺性的征服和占用。资本主义是这种占有性主体观的制度化体现,这个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把环境作为“外部问题”的市场为运行机制、以利润为基本目标和动力的体制,必然会以其不计一切代价的扩张、短期行为、以及对第三世界的环境剥削等而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在资本主义体制之内,寻找不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这种可能的途径,必须越出资本主义之外来寻求。  相似文献   
16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作了最初阐述.这一阐述内含的意蕴在于,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本文从马克思的阐述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为前提、与对当时空想共产主义的批评相联系、以理解了“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及其所彰显的方法论特点等方面,对这一意蕴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169.
柴欧林  杨亮 《青年论坛》2002,(6):110-1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必须立足国情 ,以我为主 ,洋为中用 ,突出先进性、继承性、开放性、创新性、持续性和群众性 ,还要有鲜明的个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70.
本文从族性演化的视角解读中央“十二条”中的第三条。认为: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民族社会的族性因素随着历史演进不断再生并实现总体张扬。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不断增多,为族性张扬积累了优势资源,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长期存在,正是民族社会族性因素持续演进的客观反映。而对社会主义民族族性再生现象的真切理解,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