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7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953年7月27日,经过三年多的艰难战斗与谈判,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终于在板门店签订。其实在1950年底和1951年初,13个亚非国家和联合国曾先后两次提议停战,都遭到了中国的拒绝。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入朝,给"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到1950年12月24日,中朝联军收复了朝鲜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领土。毛泽东认为,敌人有可能要求停战,但是,美国必须承认将其军队撤出朝鲜,  相似文献   
12.
习伟 《党史文汇》2012,(6):4-11
抗美援朝战争发生于1950年10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密切配合、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下,同美国拼凑的所谓"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在朝鲜半岛上进行的一场有限的、国际性局部战争.中国和朝鲜军民在这场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0多年后的今天,国际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亚太地区的目前形势已经进入“高危期”或者“亚冲突”状态。在东北亚,朝鲜半岛上剑拔弩张,干钧一发:在东海,日本对中国钓鱼岛的主权挑衅毫无收敛之意,最近反而与台湾方面达成所谓“渔业协定”,其试图松懈瓦解自2012年初以来两岸达成的“保钓默契”之企图明显。在南海方向,美国与菲律宾4月初的联合军演硝烟未落,菲方紧接着就在海上公然抓扣了12名中国渔民,并宣称要对这些渔民进行起诉审判。  相似文献   
14.
朝鲜第四次核试爆触发朝鲜半岛新一轮危机,并激发了学界重新审视停摆多年的六方会谈的兴趣。本文强调,朝鲜弃核的愿望以及国际社会能给予朝鲜的回报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因素。作为朝核问题的多边对话机制,六方会谈仍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平台。本文尝试对六方会谈过去的成就与不足做出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为推动会谈的重启,提出如下建议:(1)调整六方会谈的议程设置,并行推进朝核问题以及朝鲜半岛和平机制问题的谈判;(2)在六方会谈短期内重启无望的情况下,创设灵活的小多边磋商新路径;(3)重启后的六方会谈可考虑设立内生的、普遍性的约束性机制,增加成员国违约成本,提高会谈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是其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的需要,美国极力谋求削弱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影响,为此采用了楔子战略,意在对中朝、中韩关系进行双重分化。美国分化中朝关系主要采取"以压促变"的方式,对中朝进行"拉打结合"的区别对待,不断加剧中朝两国内部的矛盾,使得朝鲜成为中国的战略负担而非战略资产。对于分化中韩关系而言,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签署美韩FTA、拉拢韩国加入TPP和阻止韩国加入亚投行等方式的效果有限,而在安全方面的楔子战略相对更加有效,"萨德"入韩便是明显的例证。美国在朝鲜半岛谋求双重分化的楔子战略加剧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性,也使得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导致东北亚分化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引发东北亚地缘战略形势的陡然紧张,也使朝鲜半岛局势在一波三折中日趋扑朔迷离。围绕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出现的中美日俄韩朝的双边和多边博弈不断升温,朝鲜半岛无核化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要突破朝鲜半岛地缘紧张加剧和战略困境加深的窘况,必须坚持多边框架解决原则、努力落实安全承诺和不断深化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9.
张礼恒 《当代韩国》2013,(3):121-123
19世纪60~90年代的朝鲜半岛局势始终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外历史学家对这一时期发生的外交活动更是倾注了无穷的心血,出版、发表过的学术论著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如果将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学研究比作一项建筑工程的话,大凡有过史学研究经历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平地盖房容易,高空建楼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20.
跨年的漫长冬季终于过去,2013年的春天来得步履蹒跚。即使相比于谣言纷起的2012年,2013年的春季也并不是一个平静的时节。全球范围内的动荡仍在,诸如,朝鲜半岛战争阴云笼罩,叙利亚战事频繁,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运动会遭遇恐怖袭击,等等。我们国内也并不平静,诸如,雅安地震牵动人心,H7N9禽流感笼罩华东数地,新疆巴楚事件再添恐怖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