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公安研究》2009,(10):84-84
黄瑞英在《齐鲁学刊》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理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核心理念,既与神性相对立,又超出人的自然本能。人的理性本质在于以理性为道德立法。道德与理性的悖论则在于道德的理性化过程,即误把工具理性运用在道德价值理性领域,导致了道德的非道德化。道德与理性悖论的解决需要以理性的力量与方式,强化人们对道德的尊重,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始终保持向善的指向。  相似文献   
62.
高维俭 《犯罪研究》2002,(5):33-37,46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理论的基本构架主要可以从本能的概念及分类来进行把握。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揭示了人的潜意识和心理的本能及生物根据,同时,弗洛伊德还进一步揭示了人的本能和社会文明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为我们认识人及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具意义的新视角。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有着重要的哲学意义,这可以从本体论、决定论以及辩证法等角度来进行把握。这种哲学的把握可以进一步夯实我们进行有关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关的犯罪学研究可以从本能与文明的矛盾关系入手,从犯罪根源及犯罪防治等方面展开。有关的犯罪学研究对犯罪观的理论重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3.
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范式都必须建构在道德学习发生机制之上.道德学习的发生机制是:以我们拥有的道德本能为基础,通过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和自主性选择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和自主选择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而是交互在一起,综合地发挥着作用,共同实现道德的学习.  相似文献   
64.
论道德情感的法律规制--"打死小偷"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人类必定拥有道德情感 ,它为社会共存所必需 ,并形成同时代的道德 ,而且不能削弱只能不断地增长与发展。然而 ,道德情感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它可能出现膨胀或缩减的非正常态 ,因此必须寻求一种力量对它进行适度规制。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促进性与功能互补性决定了法律便成为了这种合理力量并进而对人们的道德情感予以制约或引导 ,以使道德调控机制的功能得以充分而有效地发挥。  相似文献   
65.
黄铁基 《前沿》2004,(4):140-142
现代法理通说认为意思能力是行为能力的构成要素 ,即有意思能力则有行为能力 ,没有意思能力则没有行为能力 ,这是不科学的。意思能力既不是行为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本文认为 ,行为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的内外部主客观各种要素  相似文献   
66.
人死了,人们会举行葬礼,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在动物世界里,一些动物死了,也会举行有趣的葬礼,有的令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67.
一、少年犯罪生物学研究的缺位 少年犯罪的生物学因素,始终吸引着学者们的目光。但是与一般罪因论的研究成果相比,少年犯罪在生物因素方面并没有更为突出的贡献。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和阿德勒的一般压力理论都是少年罪因论的著名成果,但基本没有涉及生物学原理,大都满足于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分析。对这种状况,笔者一直心存遗憾。  相似文献   
68.
《统一论坛》2002,(5):26-27
方言、饭菜系之国家安危?此话乍一听,真是耸人听闻。吃饭、说活与国家安危何干?说话、吃饭是人之本能。不聋不哑,就要说话;没病没灾,就要吃饭。这本来与政治无什么关系但在今天,台  相似文献   
69.
阿Q是世界文学之林一个不朽的文学典型。从他诞生以来,不同国度、不同层次、不同时代的人们从未停止对他的争论。从他的精神胜利法、恋爱悲剧、革命三方面来分析他的生存困境,可看出阿Q精神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现象。再读《阿Q正传》时,我们面临的应该是灵魂的拷问。  相似文献   
70.
试论本能的社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人的自然本能并不是人的原初的未经人类加工过的生物性素质 ,它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改变的人类适应外在环境的能力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打上了社会历史烙印的本能对人的社会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 ,道德戒律、社会行为、认知方式与认知水平等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程度 ,都或隐或显地受到人的自然生物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