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篇
  免费   64篇
各国政治   6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2篇
法律   560篇
中国共产党   115篇
中国政治   306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1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腐败是一种全球性公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腐败犯罪呈现出复杂化、有组织化和国际化的特征,一国已无法单独处理和解决本国的腐败问题,需要借助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来对腐败进行全球治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腐败的治理经历了从专注国内治理到积极参与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阐述了美国统治菲律宾时期,美对菲的关税、贸易政策之演变及其背景、影响。达到诠释美国新殖民主义本质,解构美对菲的殖民本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994.
鸦片战争前,存在着一种近代意义上的非对称的"世界体系"。中英两国分别在不同的区域体系中控制着体系内部的平衡,但两国的对外战略构想不同,各自支配的体系的性质也不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东亚的朝贡体系有其自然的渐进式变迁的逻辑和进程。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终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为标志走向解体。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无疑是劳动方式变革的结果。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租界和建立海关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朝贡贸易体系的制度框架,为条约通商贸易体制的确立提供了条件。条约通商贸易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使中国的商品市场被纳入由英国构建的西方世界经济体系。客观而言,这一体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口岸为中心的近代区域市场的发展和近代市场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5.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与中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定为主题,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条约签定的条件,条约的意义和内容分析,条约签定之后中俄关系的课题。本文认为中俄关系10年发展的积累、两国对外战略的形成、俄罗斯国内政治的稳定是促使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定基本因素;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意义,其一是总结过去,梳理两国关系已取得的成果并以国家间条约的形式加以巩固,其二是面向未来,为两国关系的远景奠定可靠的基础。另外,本文探讨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定之后两国关系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996.
新闻闪回     
国新办发表白皮书——东突严重破坏新疆发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1日发表的《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说,多年来,  相似文献   
997.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批准2008年3月19日由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秘鲁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相似文献   
998.
999.
国际组织的人格局限于基本文件规定的范围和条件之下,其只可能在这个有限主体范围内从事活动,因而只在此范围内对其国际行为直接承担责任。国际组织虽然只具有派生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但它是以自己的主体资格承担国际法律责任的。混合条约应当明确规定国际组织及其成员国各自的权责界限,这是解决混合条约情形下的权责分配问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00.
时际国际法与我国海洋领土争端之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际法概念在国际法上是"帕尔马斯岛"案由仲裁人胡伯首先提出的,并逐步在领土争端解决实践和条约法中得到吸收和发展。本文拟从时际国际法的角度对我国海洋领土争端,尤其是钓鱼岛列屿和南海问题进行考量。不仅结合争端各方的主张,而且对时际国际法中"关键日期"、与之紧密相关的"发现"与"先占"、"有效控制",以及所涉条约的时际问题等进行分析,为我国东海和南海的海洋领土争端解决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