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安事变的发生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杨虎城将军作为爱国的民族主义者和追求进步的民主主义者,西安事变他功不可没。历史选择了他,他同样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92.
杨虎城公馆止园,现门牌是青年路117号,是西安市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止字既不悦耳,也不够吉祥,杨虎城为何称自己公馆叫"止园"呢?原因说来还有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93.
“如果城外据点失守则坚守四关,四关失守则固守大城。大城失守则退守皇城、钟楼,皇城钟楼若最后失守,幸存者可在钟楼找我杨某的尸体!”——杨虎城  相似文献   
94.
远亭 《新湘评论》2007,(12):62-62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71年过去了,我们重读张学良将军于1936年12月14日晚在西安的广播讲话,那铿锵有力的声音犹在耳边回响,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就像发生在昨天,那光明磊落的赤子情怀仍令人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95.
萧宏 《党史博采》2006,(5):50-53
1936年12月12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历史上的这一天,在古都西安,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为了民族大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兵谏”,在临潼骊山活捉蒋介石,并将其送回西安市杨虎城办公所在的新城大楼看管起来,逼蒋抗日,史称“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分水岭”,从此拉开了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中国抗战的胜利,“西安事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是“西安事变”70周年,回温历史,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更要善待至今健在的抗日老英雄们!在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一个农家小院里,当年负责看…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论述了原杨虎城创建和领导的第17路军(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第4集团军),在抗日战争中,继承和发扬以往的革命传统和西安事变的爱国、团结、抗日精神,冲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制造的种种障碍和重重困难,为抗战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抗战初期,第17路军的健儿们,驰骋华北疆场,先后参加了娘子关、忻口战役、晋东南游击战、西阳河大战和永济、风陵渡保卫战,打出了威风。1938年9月至1940年10月,坚守中条山西部,曾10余次粉碎日军对中条山的进攻,荣获了“中条山的铁柱子”称号。1940年10月至1945年8月,英勇保卫豫西黄河河防和积极参加河南战役,重创了日军,获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1946年5月反对国民党打内战,举行战场起义,回到人民怀抱,为解放战争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7.
今年12月12日,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西安事变”70周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同意“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六项主张,从而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局面得以实现。张学良、杨虎城  相似文献   
98.
<正>众所周知,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是策划者、发动者。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者杨天石在阅读张学良的口述史及其相关档案资料时,得出了真正的西安事变主角的新结论。西安事变的主角到底是谁呢?  相似文献   
99.
祝嘉 《各界》2011,(12):23-23
1896年农历八月十五,张应坤出生在双冢村的一个耕读世家。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3日,蒋介石委任原杨虎城部警备二族旅长、安康旬阳人张飞生为陕西抗日义勇军第一纵队司令。  相似文献   
100.
封五昌 《各界》2011,(1):68-69
杜斌丞(1888—1947),陕西米脂人,是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早年从事教育工作。西安事变前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杨虎城部总参议和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杜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髯长而美,人们称他“杜胡子”。西安事变时,周恩来多次同杜先生晤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