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及其子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共四种,再加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世称“段王之学”。段王是有清一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学识渊博.于传注之外,凡文字、音韵、语法、词气等都有所涉足.并所涉广博、颇多创见、推陈出新.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32.
在民国前期的政治和文教领域,曾活跃着一位前清翰林,名傅增湘。他曾任民国教育总长,力倡男女平等,在天津创办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天津女子公学,开中国女子教育之先河;他慧眼识书,遍访全国藏书大家,广聚天下古籍,搜罗善本无数;建成名动天下的"双鉴楼",藏书达20余万卷;他以校勘、重印古籍为己任,一生校书800种,计1.6万余卷,影印善本书百余种,播惠后人。时人有著名教育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之誉,真可谓名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出版了几种《三国志》今注今译本,各有自己的成绩,但在校勘和训诂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校勘与训诂的错位;对表达内容的隔膜导致的误读;对表达形式的隔膜导致的误读,要做好《三国志》的注译工作,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1、尽量熟悉熟悉代典籍特别是魏晋以前的经典;2、充分注意前人整理研究《三国志》的程式面成果;3、加强三国化与中古汉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周必大为南宋时期私家刻书的楷模.由于他的文集<文忠集>中记载其校勘思想及方法的文字不多,故而以往学者在论及其校勘学成就时,多未能深入论述.<文苑英华>为周必大校勘之代表作品,笔者通过对周本<文苑英华>中周必大等人所做校勘记等进行研究,得以整理出周氏部分校勘思想及方法,期望以此有裨于周必大研究乃至整个南宋文献学研究.  相似文献   
35.
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诸病源候论校释》一书,对《诸病源候论》进行了精当的校勘、注释和翻译。但由于《诸病源候论》中存在很多当时口语,词义比较特殊,因此《诸病源候论校释》仍有少许不确之处。对注释、翻译和标点错误进行了一些列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