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突出体现在党员的先进性上.党章阐述和规定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同时作为党的根本大法,作为规范制约全党思想和行为的总章程,党章又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障.因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践行党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  相似文献   
12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  相似文献   
123.
孙杰 《实践》2008,(3):46-47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党章是一个政党公开树立的旗帜,表达了一个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体现了全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是一个政党各项工作的指针。党的十七大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完成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对党章作了重要修改。深刻理解和把握新修改的党章,对于在新的历史阶段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更好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4.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和目标写入我国的根本大法中,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是能否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25.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党的十七大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着眼于完成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对党章作了重要修改。新修改的党章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成为十七大党章的一大亮点。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正确把握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意义深远重大。  相似文献   
126.
当新中国刚刚建立时,中国社会还处于过渡时期,来不及制定宪法。当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但毛泽东一直考虑制定宪法这样一件大事。按照他的设想,新中国制定宪法,要有三年的准备期,中央是同意毛泽东这个意见的。到1952年10月,三年准备期已到,毛泽东立即把制定宪法的事提上中央日程。根据他的建议,1952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通知》。通知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毛泽东的判断和决定:三年准备期已经顺利完成,拟于1953年2月召开党的代表会议,研究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批准国家五年计划纲要,修改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新的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机构。就在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机构面临变化时,发生了高岗、饶漱石事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未能按时在1953年2月召开,但是,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虽然没能按时召开,但制定宪法的准备工作没有停止,一直在进行着,而且,毛泽东决定,自己亲自挂帅抓这件国家大事。  相似文献   
127.
怎样认识党章在党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章的性质、内容和产生程序决定了党章在党内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第一,党章是党的整体意志的体现。党章的内容包括党的活动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定,代表了全党的最高利益和最大利益,集中了全党的信念和愿望,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武器。  相似文献   
128.
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一个社会,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程度如何,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民主、进步的程度如何。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内在动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社会法律信仰的培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权威的“母法”。树立真正的法律信仰,就应当首先培植宪法信仰。我们看到。虽然目前很多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宪法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在多数人心中依然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29.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全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依法治国的方略不仅在党的文件中提出,而且在国家根本大法中规定,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30.
陈文兴 《中国司法》2010,(11):85-8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二是限制公权力的行使。无论从宪法的内容上来看,还是从宪法应有的权威上来看,宪法都与一个国家的良好运行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