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快乐大叔 《党课》2014,(9):101-102
2014年4月4日,浙江省奉化市一幢建成至今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如被内部爆破般突然倒塌。一段时间以来,种种疑团萦绕在公众的心头,重重担忧也郁积在公众的心间。那就是,我们身边的乃至于我们自己所居住的楼房安全系数到底有多大?不要说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即便是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其寿命到底能坚持多少年?  相似文献   
102.
<正>1993年我与父亲签订分家协议,并按下手印,约定其中一套房屋归我。1997年,房屋所在地进行拆迁改造,我分得的房屋被拆迁,得到楼房一处。房屋拆迁时我已经出嫁,所以一切拆迁事  相似文献   
103.
“我种了一辈子果树,过去凭经验种苹果,现在靠科技种杏树.近些年四团吊干杏卖得俏,靠种杏我一年收入10万元,住进了楼房,开上了小车,杏乡人的日子“火”着呢!”一师四团果农李忠文激动地说. 可在10年前,我总抱怨自家的日子似“黄莲”.那时我承包了60亩园子,栽植苹果树,每天同样是起早贪黑,放水、打药、翻地从不敢偷懒,汗流了不少,可种出的果子一车也买不了几个钱,就连过年还要靠单位发救济粮油. 选对品种,科技致富,这话一点都不假.四团是“杏乡”,只要被称为“园”的都少不了种杏,可就因为不值钱,总成不了气候.2004年,团林业站引进吊干杏树苗,鼓励果农科技种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拿出三十亩地试种,四年后结出的果子破天荒地卖了1万元,乐得我晚上做梦都在笑.  相似文献   
104.
<正>1956年,肖秀云开始照顾婆婆杨金枝和一家人的生活。58年过去了,肖秀云一直坚持照顾婆婆,肖秀云说,做孝顺媳妇是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杨金枝,今年已经101岁,儿媳肖秀云,今年已79岁。杨金枝的独子已过世近10年了,现在,儿媳肖秀云和婆婆杨金枝住在八师一三四团下野地镇镇区保障性楼房一起共同生活,杨金枝的生活起居还和以前一样都是肖秀云照顾。  相似文献   
105.
沿着蜿蜒的山区公路,翻过高高的明月山,便来到了邻水县最偏僻的山村——丰禾镇泥汉坪村,但见幢幢楼房格外耀眼,漫山遍坡郁郁葱葱,远处还不时传来琅琅的读书声。谁能想到,八年前这里还是出了名的“三不通”贫困村: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而现在已超过2000元。说起这些变化,村民们都说:“多亏了我们的村支书。”  相似文献   
106.
驱车赶到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的"永盛公寓",立刻就感受到了成熟社区的那份"闹猛".只见小区周边,邮局、银行、药房、大卖场、歌舞厅,鳞次栉比,人气十足;而一踏进安检大门,一幢幢红瓦粉墙的六层楼房与葱葱绿阴相映衬,偶然才见有两三人迎面走过,顿时有种静谧的感觉.若不是同去的马陆镇的综治办主任陈国忠的话提醒,记者还真以为走进了市中心某新住宅区.……  相似文献   
107.
我国的房屋住宅工程多为砖混结构,如果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时为了抢进度,没有合理安排工期,忽视房屋质量问题,砖砌体裂缝则常有发生,轻微者影响房屋美观,造成渗漏,使住户在心理上产生不舒适感,严重者会降低房屋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整体性,甚至会导致楼房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防治,楼房裂缝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8.
邻居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与爱人领着两个上幼儿园的女儿搬到了长沙市樊西巷一栋四合院居住,一间半楼房,因无厨房,便在几家共用的厅堂一侧砌了个煤灶,藉此糊弄几口人的生活。这栋房子是原长沙一家医院的痔瘘科住院部,老旧的砖瓦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进门甬道旁住着一户人家,再走即见一长方形的天井,后面有两层木楼板房舍,上下共20多间,居住着包括我在内的12户人家。  相似文献   
109.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逐年增加,现有养老机构已不能满足需要,家庭养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形式。鉴于独生子女家庭负担过重,有些老年人不愿意住养老院,开发商建房关注老年人需求不够等情况,在新建社区建设类似老年公寓式的小户型,且家政服务配套齐全的住宅很有必要。经与部分社区老年人讨论,特提出如下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如今,在农五师八十九团住楼、健身、旅游已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新时尚。近几年,八十九团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力度,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很多老年人告别了几十年的旧平房,住进了宽敞温暖舒适的新楼房,结束了烧柴、烧炉子的历史。随着家居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追求健康,在文化广场、健身广场,随时可见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