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正200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明确规定:"建设城镇居民楼应当设置接收邮件的信报箱,并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验收。"由此可见居民楼房每户配备标准信报箱是基本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注下,北京市新建住宅楼房都按标准由开发公司负责建设安装了信报箱。与此同时,还有不少老旧居民楼房存在漏建以及信报箱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也出现了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不合理,没有从大局长远出发,只顾眼前,不顾将来。表现为社区楼房之间距离不合理,相互影响通风、采光,阻碍交通。楼房高低参差不齐,社区与社区之间道路虽纵横交错但不相接。  相似文献   
93.
<正>合:好日子,真叫快,春天刚过夏天来,阳光明媚心情好,咱姊妹结伴,欢欢喜喜逛进来。甲:逛进来,说开来,开来镇变化实在快,一年拔起三栋楼,人人看了喜开怀。乙:哎,哎,楼房按下先不说,如今喜事实在多,先看看咱的老连队,职工住宅也气派!合:好,就看职工新住宅!丙:哎,哎,其实哪儿都可看,我看出门是关键!合:对啊:怎么走?丁:嗨——怎么走?不用愁,班车通到了  相似文献   
94.
馋宗公案     
崇明蟹笔者的家乡崇明岛,虽然目前归在上海的属下,其实老早真是个穷地方。穷地方现在都冠好听的名头,例如桃花源,好生态,空气清新,人物淳朴,无污染,有机食材,农家至乐,反正种种样式,多了去了,不过只要看到这种评价,笔者第一个想到的字,就是穷。几年前通了桥以后,这个地方不再偏僻,很快就要不穷了,但是看着此地一天天地把农田抹平,皖牌卡车开来开去造楼房,心里面有说不出的味道。趁楼房还没有造得过  相似文献   
95.
《求知》2005,(10):44-44
英国是一个科技先进的发达国家,同时又是国土狭小、资源有限的岛国。能源资源一向是英国高度关注的问题。英国很早就对能源战略进行思考并研究对策。从2001年起,英国政府每年拿出5000万英镑的“能源效率基金”,鼓励企业节约能源。同时,在节约能源的宣传方面,英国很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
我曾写过一篇《万般艰难集一顶》,从建筑师的角度,讲建筑物"收顶"要达到功能、美观、与周遭环境协调均臻完善,实在是必须殚精竭虑、反复推敲的难事.近见2003年11月13日《北京晚报》头版头条新闻大标题《三环内楼房将消灭"平头"》,兹事体大,不能不密切关注,便忙读内容:"记者昨天从市国土房管局获悉,北京三环路以内,奥运村周边及重点地区周边25条主要街道两侧的临街多层平顶楼房全部消灭'大平头',所有楼房的平面屋顶将全部改成坡顶.  相似文献   
97.
住宅楼下水管堵塞后,生活用水从二层渗透,致使底层室内受损.在受损住户无法举证哪户侵权、加害责任不明的情况下,应由谁承担赔偿损失呢?结果是,同单元一层至五层住户分摊房屋修复费用. 邻量相互推责 赵莹是江苏省一幢5层楼房的底层业主.2014年7月12日,为了出租房屋,她联系了一位租客来看房. 出乎赵莹意料的是,当她进门后,屋子里霉味四散.她发现自家卫生间、厨房间、卧室墙体、地板受潮并呈现青绿色霉斑.  相似文献   
98.
北京的冬天很冷,好在基本上家家都有采暖设备,尤其是楼房。大多数楼房在建设时都已安装了暖气或自采暖设备,确保大家可以躲在温暖的家中度过漫长的冬季。又到一年供暖季。这时,有些家庭却在为家中温度过低而发愁。除了正常的采暖设备以外,他们可能还需要额外添置电暖气或打幵空调暖风,来保持室内温暖。  相似文献   
99.
井冈星火     
王丽文 《党史纵横》2014,(12):25-27
正一想象中的八角楼,曾令少年时代的我无限向往。来到眼前才知道,八角楼是一栋土砖结构的普通两层楼房,原是茅坪村中医谢慈俚的住宅,因其按照八卦理论修建了八角倒漏斗型的天窗而得名。八角楼因伟人毛泽东的居住而扬名中外。踏上窄窄的木楼梯,来到二楼。这里有一间曾是毛泽东办公兼起居的屋子。屋内保留着80多年前的原貌:一把小小的竹制躺椅,一个简单的床架子,一方茶几,两把靠椅,还有一张早已斑驳的灰黑色办  相似文献   
100.
正工作至今,搬家已4次,凑巧的是,这4个家都在半坡之上。我的居住地南平市就是一座山城。登高望远,住得高当然更有理由凭窗远眺,只是以往所看到的风景,如今都已像老照片,模糊不清了。但奇怪的是,在每个家中看雨时的许多场景,却历历在目。记得早年读书时,有一对诗句读过就永远记住了:"安得危楼高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