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小刘的故事     
在我所任教的大学里,摄影是美术系的选修项目,一个学年过后,大部分的学生就会回到主修的路上,很少会像这阵子这么投入。当老师的总是想多给学生一点,因此,每学期的最后一堂课,我总是在台北家里上,藉此向他们传达一些比较生活面的东西。孩子们也很能把握机会,平时爱请假的,这时也都出现了。30多位同学把我家的客厅、餐厅挤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52.
我心如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几十年来,《唱支山歌给党听》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荡过几代人的心扉。  相似文献   
53.
《福建党史月刊》2014,(22):F0002-F0002
正日前,作为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和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由福建省红星艺术团精心编排的"红星·红军·红旗"主题文艺晚会分别在福州大戏院和福建省委党校大礼堂演出。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朱清、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陈雄、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逄立左分别出席观看演出活动并作出指导。  相似文献   
54.
正旧《十二月》,是辽东山区口口相传、有上百年历史的民间小唱,曾与单出头齐名。其内容活泼,表达自由,多反映旧时劳动与爱情,曲调悠婉,含蓄细腻。前段时间,记者在本溪市南芬区乡村采访,听到当地民间说唱艺人演唱的《新十二月》小调,唱的是本溪市南芬区解放村党员干部带领百姓致富的事儿。记者被小调中唱的人与事感动了,于是便以此为索,走进了富裕和谐的解放村。"一二三月是开年,小河开焕新颜。南归的燕子不识乡,块田野都被谁人变模样?为何苞  相似文献   
55.
1982年的一天,大连歌舞团到上海去演出,演员在台上拿着麦克风边走边唱,这在当时是罕见的,因此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有的报纸连续批评这是"港台资产阶级腐朽台风",还为此写了"内参"。辽宁的同志很紧张,中共辽宁省委机关报《辽宁日报》对此也拿不准,总编辑赵阜就派记者范敬宜向  相似文献   
56.
爱情主题是中国20世纪女性诗歌创作的第一主题。从20世纪新诗草创时期到世纪后期,女性爱情诗创作从对爱的理性呼唤到情爱的温和抒唱,进而深入到对性爱的神秘探索,直至超越本能的疯狂,实现创造生命本质意义哲学深思,20世纪女性诗歌中最终产生的创作生命的“伟大的疲倦”的雕像,隐示着她们实现本真又超越性爱后的庄严与美丽。这种“人类的思想”正是20世纪女性爱情诗歌的最高境界,它为女性诗歌中这个永恒的话题完成了最美、最神秘的阐释。  相似文献   
57.
1982年9月,许世友同志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他要我们协助他撰写革命回忆录,当时他说这是"写50年的工作总结".他开始风趣地对我们讲:"戎马倥偬数十年,战斗一生谈笑间."你们看就用这句话总结行不行?后来,他把我们叫到身边,讲述他的想法,共同商定了一首诗,名目<百万子弟唱大风>,诗中写道:  相似文献   
58.
杨维波 《当代贵州》2014,(21):60-61
正"走近巴结乡,先听八音昂。欲知八音底,得问梁秀江。"为传承"八音坐唱"技艺,梁秀江(中)倾其家底、尽其精力。对他而言,这句在当地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就是最大的满足。有一条江,日夜奔腾,驰骋万里,它叫南盘江。有一个人,痴迷"八音",一生追寻,他叫梁秀江。南盘江畔,布依古寨,"八音坐唱"的说唱艺术千年传承。梁秀江生长于斯,沉醉于此,他把传承传统  相似文献   
59.
正"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八音坐弹,盛传于南盘江布依族地区,在200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声音活化石""盘江奇葩"等系列美名。据史料记载,八音早在唐宋时期就流传于南北盘江的贵州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等布依族聚居区一带。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称:"广西诸郡,多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弟子,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堪  相似文献   
60.
贺亮  田杏玲 《世纪行》2015,(3):41-43
<正>甘鹏云(1862—1941),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学者。字翼父,号药樵、月樵,别号耐公、耐翁,晚号息园居士。湖北潜江人。5岁起先后就读于潜江史公书院、传经书院,潜心学习,博览群书,喜读经史。然苦于家贫,常借书抄读,酷爱书法,并在书法上下过苦功。每日晨起,悬腕临碑,七年不间断,后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1884年,23岁的他参加由童生选拔秀才的考试,名列前茅,补博士弟子员。其后在潜江设"深柳读书堂"讲学授徒,一时弟子云集,从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