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85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50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2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民间借贷是一种古老的信用方式,但人们对民间借贷尚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有关民间借贷各种问题的分析与阐述也是观点各异、众说纷纭。本文尝试冲破意识形态束缚的藩篱。旗帜鲜明的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民间借贷成为意思自治原则支配下所产生的结果时,则不论形式、不论利率,它都应当获得正当性从而成为合理合法的民事行为。  相似文献   
42.
刑罚轻缓化的正当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震 《求索》2007,(8):94-97
当代世界的刑罚发展趋势是刑罚的轻缓化。为什么刑罚的发展趋势是轻缓化而不是重刑化?它的正当基础是什么?刑罚轻缓化的正当性基础包括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理论基础是指刑罚的人道性、谦抑性和刑罚的有限性;社会基础是指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基础、社会文化基础和刑事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43.
法律方法以促进"正当性"判决的获得为目标,而依据解释学及哈贝马斯的真理共识理论,判决的"正当性"来自于相关主体的共识。运用共识理论可以对具体司法过程做出融贯性解释,并可得出诸多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
刘兴波 《传承》2007,(6):84-85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非政府组织的正当性问题进行探讨,为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中国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缺席审判的方式,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价值基础,应当合理权衡公正与效率的价值需求,充分考虑缺席审判的程序正当性。在我们的刑事诉讼中,如果能够合理设计缺席审判制度并有效规范它的运作,将会解决当前刑事诉讼中存在的某些相关问题。在我国确立缺席审判制度,必须明确缺席审判的适用范围,在合理控制缺席审判的发生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制度设置的合理性,使缺席审判的运作合乎程序正当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
行政优益权是代表和保护公共利益的行政机关相对于“无辜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享有的一种优先权,它是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职权的一种法律保障机制,这是行政优益权的本质和正当性所在。对行政优益权的行使应该予以适当的限制,限制的基本原则包括行政优益权法定原则、比例原则、足额补偿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47.
胡岩 《法律适用》2011,(3):94-97
最近在我国,对于司法错误的关注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其缘由是司法错误将会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进而损害社会对于司法制度的信心,最终可能导致对于整个社会纠错机制的信心,从而发生社会的溃败.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中就宣布:司法改革要建立健全审判人员与执行人员违法审判、违法执行的责任...  相似文献   
48.
孙妍 《科技与法律》2009,78(2):83-86
通过对两种主要的知识产权正当性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知识产权靠ll度的正当性并不稳固。这有待学界寻求一条既能促进社会发展、保护社会秩序又能给予创造者合理满足的权利界限。  相似文献   
49.
和谐无诉的社会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完全没有纠纷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既然纠纷的存在不可避免,那么就需要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存在,只有各种纠纷有一个合理的解决之道,那么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稳定。本文力图从理论上对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正当性进行分析,并就诉讼功能定位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0.
司法能否将教育权纠纷案件纳入审查范围,日益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教育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作为特殊的行政关系,应当纳入行政诉讼范围,接受司法管辖。在教育行政内部救济制度缺乏或不足前提下,司法权介入更是多了现实实践的需要,而非仅仅停留在法理的理论推导基础之上。司法权的介入,亦需要平衡与学术自由的关系,不至于灼伤学术自由花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