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09篇
中国共产党   176篇
中国政治   301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3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趙秉志 《中国法律》2012,(1):28-33,89,96
随着国际限制与废止死刑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中国法治与人权事业的日益进步,近年来,中国在死刑制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继1997年国家立法机关对死刑的适用对象和范围进行限制之後,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引起公众关注的几起疑似精神病人犯罪案件,折射出我国死刑案件中精神病司法鉴定存在的严重问题。以中美相关制度比较为视角,针对初步实证调研所暴露出的问题,可以提出若干完善精神病鉴定程序的建议,包括建立审前强制鉴定机制、赋予辩方鉴定启动权、允许辩方见证和参与控方启动的精神病鉴定、确立与专家证人对质之权利、获得免费精神病专家帮助、完善冲突鉴定结论解决机制、强调被告人获得有效辩护的权利等。2012年3月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虽部分体现这些内容,但该领域仍然存在极大的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63.
胡坤 《法制与社会》2012,(12):101-102
现行死刑复核程序因其非公开性、行政制和诉讼性不足而受到各界指责。本文试通过对现行死刑复核程序弊端及其成因进行分析,阐明对该程序进行三审制改造的理由,进而提出死刑复核程序的理想模式应为"以法律审为主,以事实审为辅"的"事后审查"模式,最后提出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三审制改造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64.
王廷  张龙 《法制与社会》2012,(12):245-246
本文从死刑的基本法学理论作为出发点,对我国的死刑制度做一定的深思,根据我国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条件,提出死刑在现阶段仍将存在的几点理由,同时也肯定的死刑必将走向取消的前景推测.  相似文献   
65.
兩高熱點     
《中国法律》2015,(1):141-142
最高法日前公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第十一批)的決定》,自2015年1月19日起施行。根據決定,11件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被廢止。被廢止的司法解釋和文件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範圍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復核死刑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若干規定》等,這些司法解釋和文件已被《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  相似文献   
66.
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药案尘埃落定。舆论的喧哗、网民的愤怒都成了如烟往事。但药案的法律标本意义并没有随着案件的审结而消灭。  相似文献   
67.
精神障碍问题的证明责任分配始终是一个困扰刑事司法理论与实务的难题,近年来的一些争议案例与此都不无关联.2010年出台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通过分配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明责任进而间接回应了精神病问题,然而这一条款纵然有值得称道之处,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公诉方固然应当对此事项承担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但辩护一方也需要完成适当的举证行为,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68.
刑罚总是会以某种方式波及或连累罪案的另一类受害人——罪犯的家人。为适度限制严重的殃及效果,中国社会长期实践并获得广泛接受的一个惩罚原则是,即使死刑罪有应得,但当罪犯是独生子女时,在某些案件中,可略微减轻罪犯的惩罚。当代中国可以借此进一步丰富罪责自负原则,从理念层面更多转向经验层面,这也是针对中国目前独生子女政策实践和刑事和解实践的必要刑事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69.
随着中国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一系列的国际性的人权公约,人权问题在中国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主要从公约入手,探讨中国对生命权保护的死刑政策中所存在的人权问题以及一些改革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0.
杨丛瑜 《法制与社会》2012,(10):280-281
死刑到底有没有存在和适用的价值,废除死刑一方和存置死刑一方各自提出理由进行论证,这些理由是我们进一步研究死刑问题的基础.本文试从死刑概论、死刑存废之争和我的死刑改革观三部分入手,分析研究死刑问题,从而提出自己关于死刑的看法,以期对死刑问题的研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