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05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409篇
各国政治   645篇
工人农民   1112篇
世界政治   22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77篇
法律   7287篇
中国共产党   35403篇
中国政治   39058篇
政治理论   9600篇
综合类   13856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880篇
  2022年   1177篇
  2021年   1426篇
  2020年   1782篇
  2019年   943篇
  2018年   585篇
  2017年   861篇
  2016年   1424篇
  2015年   2491篇
  2014年   7788篇
  2013年   7877篇
  2012年   9763篇
  2011年   8968篇
  2010年   7722篇
  2009年   9105篇
  2008年   11057篇
  2007年   9141篇
  2006年   9388篇
  2005年   4157篇
  2004年   3081篇
  2003年   2945篇
  2002年   3038篇
  2001年   2631篇
  2000年   1862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挖掘教材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内在需要,是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常用的思维方法“必然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经济与社会》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对结论的引导,更应该注重对思维方法的过程引导。  相似文献   
42.
利用大学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探讨两者的契合关系,从高位阶和低位阶探讨两者的生成关系,为大学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提供内生逻辑。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抽象化与具像化、主导性与多样化、垂直化与交叉化的外在张力,是两者融合的现实困境。基于此,可以从把握三组关系和创设三种场域进行路径选择,以期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43.
解决好我国社会工作在区域之间"不平衡"的发展问题,将是社会工作专业进一步参与提升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但当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相关研究,为了突出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将文化本身从当地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成为研究的客体和对象,忽略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日常性",即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绵延性和社会工作的结构性的矛盾与统一.从日常性出发,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应当遵循浸入而非介入、主体而非客体、理解而非解释、互构而非设计的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44.
尹飞 《中国人大》2020,(9):54-55
即将出台的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重新描述,明确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构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则是对这些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  相似文献   
45.
民心相通是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而人文互通是民心相通的应有之义。"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推进5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互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人员往来增多,项目、平台、机制建设成效显著。不过,目前"一带一路"人文互通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展望未来,进一步加强人文互通应注意统筹区域均衡,深化国别研究,有意识地构建人类共有价值观和融通中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加深世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商业产业与文化融合的方式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46.
《人民论坛》2021,(7):12-13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历史证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摆脱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注定是一场革命性的深刻变革。准确把握好三个"新"的深刻内涵、内在逻辑、时代价值,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一定能够战胜各种挑战,朝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发展蓝图不断前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47.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对我国文化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文化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如何推进文化创新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回答当今世界提出的重大课题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习近平关于文化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8.
议题式教学方式通过议题确立、情境创设、任务搭建等环节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科学合理地使用议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成、理解学科知识。但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精准把握也会陷入教学误区。议题式教学课堂实践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走出议题式教学误区,需要实现课堂教学个性化。  相似文献   
4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校园仪式构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场域空间,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过程中的功能机理,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0.
张竑 《奋斗》2020,(3):8-10
《求是》杂志2020年第2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创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等问题,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