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康》2010,(11)
破解新的发展困境,需要巨大的政治智慧与清醒的发展思路。人才是发展的中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谋福利。无论中枢决策者、还是地方管理者,在回到最根本的起点上时,才会找到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22.
什么是真正的法治?如何构建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的基础或者说法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法学界一直在探讨,但尚未有较为统一、明确的观点。笔者愿在此试陈管见。法治的本质是民治有人说,法治首先是“治官”,而不是“治民”,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常见诸于大报大刊。毫无疑问,这一说法更加接近了法的本质,符合现代法治的控权、限权理念,已经触及到了法治的核心问题。但是,仍然是不彻底的,它没有真正反映法治的本质。“治官”一词所隐含的主语仍然是“官”,谁来治官呢?仍然是官本身。不容置疑,以官来治官仍然是不彻底的、靠不…  相似文献   
2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已经被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行政审判是依法行政的保障,两者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依法行政,如何保障行政审判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以及怎样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相关问题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24.
刘灵  刘丽  贾民 《中州统战》2001,(5):17-17
在今年出席周口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有一位年逾花甲的女代表,她就是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周口市川汇区小桥办事处新民治调委员会主任、民革党员徐景岚。自1991年以来,徐景岚自费创办的治调会共调解民事纠纷2500多起,参加夜间巡逻1500多次,组织学习400多次,义务演出、宣传100多场(次),资助孤寡老人、贫困居民4万多元,为国家节约资金20多万元……1990年春,徐景岚因其丈夫借调到国家轻工业部工作,随丈夫到了北京,并参加了街道社区服务工作。首都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治安环境感染了她,回到周口,她便萌发了成立民…  相似文献   
25.
《管子》一书综合了战国各派的思想,内容广泛、内涵丰富。因此。不能把它简单地划归到具体哪一家的流派之中。综观《管子》全书,其涉及的法家言与道家言各占重要的篇幅,与此同时,考虑到该书在总体上是一部论述国家治理的政论书。  相似文献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是我国确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主要法律渊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级政府是行使行政权的主体,行政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27.
在现代社会 ,民主政治不能脱离开现代法治 ,而且 ,鉴于法治与社会客观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我国的德治实践也不应该把法治放在次要地位。不管是“讲政治” ,还是“以德治国” ,都应当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都应当以兴民权、行民治为圭臬。  相似文献   
28.
我国乡村社会正开始一场从“官治”向“民治”多中心治理的转变。而温岭市的村级“民主恳谈会”为我们探索这一治理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的实践个案。民主恳谈会是“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成功制度实践,为村民提供了“沟通、协商和对话”的公共论坛。恳谈会成了群众民主教育的学校,让他们学会了平等和尊重。恳谈会还有效地缓解了民主参与的“广泛性”有“有效性”之间的张力。民主恳谈会的稳定有序运行需要一整套相关的制度配套建设。温岭人长时期地受市场经济洗礼,使他们拥有了较强的“自主、平等和自由”意识,从而为民主恳谈会的建立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农村社会权力影响力结构的重塑,则推动了民主恳谈会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29.
邓联繁 《法律科学》2009,27(2):47-53
将宪法称为政治法,虽然由来久、流传广,但弊病多、危害深,不宜继续提倡。政治事务虽然由宪法集中规范,但宪法不只是规范政治事务。单纯从宪法与政治的关系上讲,宪法不是政治统治法、被政治控制之法,而是控制政治之法、治理政权之法。人民是政治与治政的主体,宪法是人民治政的依据与准则。将宪法作为治政法,体现了民主与民治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宪法的法律属性与价值理性,有利于实现宪治、实现民主、实现自由。  相似文献   
30.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的十五大在总结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确定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方略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