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如果说当前中国政治社会转型的终点是"民治",那么以权利义务观念明晰的"现代人"作为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无疑是乡村治理着眼于长远的谋篇布局。而针对当下管控行政的权威危机与村民自治制度发展乏力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国家力量与自治力量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只有实现两者的外在平衡,使两者真正内在融合,才能真正发挥自治的作用、改善乡村治理实践,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2.
行政文化是行政体系的深层结构,是政府管理活的灵魂。一方面,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西方行政文化相互渗透,另一方面,两者在行政观念、行政方式上又存在着四大冲突。  相似文献   
33.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在当代,要同霸权主义作斗争,要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江泽民指出:“军队  相似文献   
34.
王彪 《实事求是》2002,(2):59-60
一、党的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创新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做了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讲话 ,指出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这一基本方略随后载入宪法。法治的内涵是人民主权 ,人民行使权力 ,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国家就其实质和内在要求来看 ,应该是真正民主的国家 ,真正实行依法治国的国家 ,它应该是继承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 ,其中包括资产阶级民…  相似文献   
35.
张志明 《求知》2000,(4):4-5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6.
刘春盈 《新东方》2002,11(6):67-6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他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足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次写进了我们党的纲领性文件。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依法治国方略确定下来,表明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正在稳步地走向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38.
1840年以来,中国一直在中西古今文化冲突中寻求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变真正开始于上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去对新文化运动的研究评价主要是以《新青年》等新思潮杂志为中心的新文化派为代表,事实上新文化运动期间还有许多不同的派别的不同文化观点。本文针对学衡派进行了探究,揭示了其思想和内涵,与新文化派对立的情况。  相似文献   
39.
宋波 《党史纵横》2002,(12):42-44
国民党统治时期,根据孙中山宪政三序论,于1928年至1946年间实施"训政".训政理论认为,国民作为"不知不觉"的大多数,还不具备享受政治权利的能力和习惯,因而要由"先知先觉者"组成的政党代表国民治国理政,同时训练其学习民主.国民党以党治国或者一党专政的政治形态及由此确立的执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的关系,概而言之,以党治国模式,根据孙中山的训政理论、国民党理论权威的解释和有关法律规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描述:  相似文献   
4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使命。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区域依法治理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宏伟目标实现的进程。值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机,就广东省的依法治理情况,我们采访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志广。记者:主任,请先介绍一下广东省开展依法治省工作以来的基本情况。志广:1993年5月,在广东省第七次党代会上,中共广东省委正式提出依法治省的目标。当年年底,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