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人事天地》2011,(10):55-55
本刊讯(通讯员 陆全民)农历八月初八,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利用伟江乡圩Et举办山歌宣传“新农保”活动。“树上喜鹊叫喳喳,新型农保进万家,党的政策实在好,农民群众把党夸;新农保,乐了大哥和大嫂,十六六十均可保,确保到老无烦恼;新农保,可保一百到一千,中央地方有补贴……”一首首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山歌,让围观的群众不住点头称赞。  相似文献   
82.
又是麦熟时     
<正>又是麦熟时。每到此时,我习惯于孤身一人站在麦田边,静静地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上一口气,缓缓地放松,真切地感受到麦熟时沁人心脾的气息,体味这人世间最真实的收获,就有一种陶醉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83.
原来你也在北京 2004年. "奶茶"刘若英在上海闹得沸沸扬扬后,又把演唱会带到了北京.十一月,落叶飘零的深秋,我在首都体育馆外攒动,刘若英不是我的偶像,从暖和的国家图书馆出来,就跟着一群人来到了这里,带着对崇拜偶像的不屑,坐在门口掏出"中南海".  相似文献   
84.
忘忧九重漈     
吴谨  吴光 《福建乡土》2013,(3):37-38
"这里是三茶洋,一会就到七茶洋了。"当地的向导用质朴明快的方言对我们说道。三,七,加起来就是十了,这表示了古人对十全十美的期冀吧。心潮涌动起来,我仿佛已然置身于那片云雾缭绕的深山老林之中。我们采风组一行是奔着九重漈去的。我不知道他们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但如果有因经营世事的纷繁而携一身倦怠的话,算我一个。九重漈,位于古田县吉巷乡七茶洋村西北的深山里,为省内罕见的高落差瀑布群。偌大的一片高山湿地,数十年来,几乎无人问津。极好的旅游资源却从未被穷极心思开发第三产业的人士发现,实属可惜。而反过来说,  相似文献   
85.
<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钦州市,通过发掘、利用和继承,成功打造了坭兴陶文化、刘冯文化、海洋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营造了钦州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提升了钦州的城市品位,增强了钦州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6.
邓卉 《人事天地》2015,(2):45-46
"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对父母的孝顺,二是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两件事拉拽着我回到家乡创业。"马秀清温和的话语好似一股暖流,牵引我们走进坐落于南宁市宾阳县的天祥电子有限公司。循着爱,她回乡开办新厂一道垄、一抔土、一棵稻……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景物,是马秀清对家乡宾阳县古城村委龙门村最深切的记忆,祖辈父辈都是农民、兄弟姐妹多半因贫辍学,这是少年马秀清曾纠结于心的忧伤,作为一个刚中学毕业  相似文献   
87.
微雨醉西塘     
王琨 《海内与海外》2009,(10):80-80
西塘,一座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千年古镇。据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关于西塘的故事很多,我之所以把这次出游的目的地选择在西塘,倒不是因为那些历史掌故和美丽传说。也许之所以选择西塘,不过是因为想要获得片刻的宁静,想要在浮躁中寻找些许的沉静。毕竟,西塘是一个商业气息不那么浓的地方,而我也希望她可以满足自己关于江南水乡的一切梦想。  相似文献   
88.
钱国宏 《前进》2014,(6):64-64
<正>"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每当儿童节到来之际,耳畔总会响起一首首熟稔的童谣来。那些响彻儿时天空、带着泥土气息的童谣,一次次地把我拽回到童年的原野,让我徜徉其中不知魏晋,享受着天真,品尝着无邪,体味着快乐。小时候,童谣是播种快乐的犁铧。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唱着朴素的童谣,打量着眼里的世界,又以明快的韵律,倾诉着对生活的理解和眷恋。尘世万物,人  相似文献   
89.
<正>已是初冬渐深的时节,满山的枯枝再也遮不住秋韵十足的山脊。经历了严霜的松树,还是那么苍翠,亭亭的伞盖上依然是蓬勃的翠绿。带着泥土气息的山风荡满了山坡谷地,静静地停顿在山林小径里。此起彼伏的鸟鸣,是呀呀的老鹰,是南飞的大雁,……它们在凛冽的北风里高亢吟唱,为初临的冬天凭添了几许灵气和生机。  相似文献   
90.
冯学娟 《共产党人》2014,(11):37-40
正有人说,选择了文学,就得守住最后的清贫。在这个不甘清贫与寂寞的年代,农民作家守住的,是生活的恬淡与心灵的安然,这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用汗水耕耘,用文字唱歌,锄头、田野、柴火、油盐,都是他们奏乐的音符。从指尖流淌过的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文字,汇成一曲曲清新的乡间小调,汇成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热爱,在山间,在田野,在心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