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物,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主要辑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决定、立法解释和有关任免名单;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检察工作相关的重要通知、规定;检察机关查办的重大典型案件等。  相似文献   
82.
日本刑法中的"存款的占有":现状、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判例和学说区分不同情形讨论了存款占有问题.在原金钱所有人与行为人之间存在委托信任关系的场合,肯定说是主流.即,认可基于存款对金钱的占有,从而认定行为人构成委托物侵占罪.在原金钱所有人与行为人之间不存在委托信任关系的场合,主要是指错误汇款,否定说是主流.即,不承认基于存款的占有,从而认定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盗窃罪,但主张成立脱离占有物侵占罪的肯定说也相当有力.双方的争论反映了日本刑法理论关于占有概念的基本认识、日本刑法的特殊立法例以及刑法与民法理论之间的复杂关系.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特殊性,我们在借鉴日本相关理论处理存款占有问题时,可以采取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物,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主要辑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决定、立法解释和有关任免名单;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检察工作相关的重要通知、规定;检察机关查办的重大典...  相似文献   
84.
大友  秦丽 《检察风云》2007,(23):62-64
当又一张来自深圳的4050元汇款单送到妻子手里,丈夫的生命已走到尽头."这是救命的钱,承载着众多好心人的期盼.如今丈夫已经永远离去,捐款我们不能再接受了.我要把这些钱当面一一退还,并代表丈夫说一声谢谢."朴实的妻子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这是怎样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85.
给骗子汇款     
陈永奋 《法制博览》2010,(20):16-16
我时不时收到诈骗短信,内容大致如下:“钱还没汇吧,原来那个账号消磁了,现在重新给你发一个账号,请尽快办理为谢。”  相似文献   
86.
一起典型案例2014年3月的一个上午,宋某、熊某、孙某、谌某开车来到了上海的一条传统商业老街,这里是中老年人备加青睐的购物区。但这四人并不是来逛街观光的,而是预谋着一场阳光下的诈骗阴谋。在熙攘的人群中,骗子们迅速锁定了一位老年妇女。这位妇女姓刘,70岁开外,衣着华丽,打扮光鲜,神采中透露出一丝高傲和自负。熊某和孙某下车悄悄尾随被害人,宋某再慢慢将车开到老太前面的必经之路,谌  相似文献   
87.
19年前,一笔寄往郑州的1500元汇款被退回武汉,生活艰难的女邮递员一念之差私自截留,从此烙下挥之不去的负罪情结。临终前女邮递员托付子女:一定要还上这笔良心债。  相似文献   
88.
1998年12月30日,正在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三年级就读的女学生潘艳苗,突然收到了一笔以共青团鲁山县委希望工程名义寄来的200元“希望工程汇款”。当时,潘艳苗家庭穷困潦倒,正欲辍学。这不算多的200元钱,真似雪里送炭,一时排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但是,潘艳苗在激动、感激之余,也不由心生疑虑:这笔汇款,有汇款日期:1998年12月17日;有汇款号码:3794;有汇出邮局:鲁山县西关邮局;就是没有汇款人的姓名。  相似文献   
89.
其木提 《法学》2020,(2):68-82
物权性救济路径通过赋予错误汇款人物权性请求权使其享有对抗第三人的实体权利。这种救济方式虽符合情理,但在法理上难以自洽。债权性救济路径特别是其中的原因关系不必要说,虽认为错误汇款人仅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但在系争错误汇款具有特定性时,则认定该存款债权归错误汇款人享有,从而使其享有对抗第三人的实体权益。这种救济方式不仅符合受款人无资力之风险不能转嫁给错误汇款人的公平观念,也符合指示支付原理。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322号民事裁定书采纳的是债权性救济路径,以错误汇款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为基础,以错误汇款资金具有特定性为前提,认定系争错误汇款的实体权益仍属错误汇款人"所有"。此谓"所有"系指系争存款债权归错误汇款人"所有",而非指错误汇款所有权归其所有。  相似文献   
90.
正1994—1995、1998、1999年各20元;1996-1997年合订本40元;2000、2001年各50元;2004年80元;2005年85元;2006、2007、2009年各100元;2008、2010、2011年各120元,2012年170元《中国法医学杂志》光盘版(1986—2006年)380元;文题索引(1986—2004年)15元汇款地址:北京3817信箱收款人:《中国法医学杂志》社邮编:1000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