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326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402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很多少数民族法律民族志,只是在进行资料创新而非观点创新,经验和理论呈现出两张皮样态:一边是少数民族奇闻趣事的繁琐陈列;另一边是跟经验材料关系不大的各种大名鼎鼎的理论。少数民族法律民族志要真正实现从实践出发,需要:深入经验调查,实现知识的可解释性;展开交流对话,实现知识的可积累性;进行区域比较,实现知识的可类型化。  相似文献   
72.
在中国知网中,以"律师"为主题的中文检索条目众多,超过5万条,众多学者从不同立场出发研究律师群体、律师制度.但是,当搜索主题调整为"律师思维"后,数量明显减少,中文检索结果仅为87篇.在对律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者关于"律师思维"的关注尚浅.人类学素以田野调查与民族志撰写著称,其研究秉持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并重,鉴于此,...  相似文献   
73.
“嗑CP”作为一种时兴的、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粉丝文化实践,其所涉及的情感空间的生成及营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反映了青年粉丝群体对于亲密关系、社会秩序的理解与解读,以及情感在特殊场域中的生成性与创造性等特点。本文试图从对情动理论的启发性理解出发,探讨青年女粉丝在“嗑CP”这一过程中如何通过情感共鸣、主客体互换来主动地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她们如何以此为契机探索和想象社会规范外的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4.
随着国家决策由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的转移,中国乡村旅游的结构形成了多方介入的行动者网络,并由此演变为主体交互的关系世界。与此对应,人类学研究呈现了存在论转向与行动者聚焦,继而派生出“多物种民族志”与“多主体人类学”等前沿成果。由此,聚焦旅游研究的“向内转”,将视点由以往关注的旅游线路、游客流量与行业产值等外部表象,转向更为内在的行动主体,考察旅游交互中人的存在、相互关联及价值实现,并关注旅游过程中行动者网络的主体兼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5.
《回归与融入: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广西卷)》是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郑一省教授及其团队的口述史专著,为近年来侨乡文化研究的力作。该著作还是广西高校人文社科“2011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广西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研究”的成果,历经六载春秋,终成此佳作。全书以广西典型的华侨农(林)场如百色华侨农场、武鸣华侨农场、来宾华侨农场、柳城华侨农场、宁明华侨农场为田野对象,抢救式地对华侨农场里的归侨展开口述史访谈与调查,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印尼、越南归难侨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6.
审美人类学对美的历史性理解,一是指美是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发生的;二是指历史是美的发生基础和氛围;三是指美之为美的观念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感。“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代表了两种典型形态的审美人类学:一种是侧重生活感觉的审美人类学,一种是侧重文化仪式的审美人类学,两种形态的审美人类学都批判了美与日常生活的疏离。审美人类学的历史视野和批判精神赋予了其整体性美学和反思性美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77.
“田野考察”是人类学的重要构件之一,在以往的专业表述中甚至常与人类学本身相等同。其中之意,每每指向乡野、海外,代表蛮夷、土著或“待开化”的野蛮人。受此影响,在中外学界的普遍认知中,“到远方”“去异地”便被视为人类学者的“通过仪式”与身份标签。如今,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冲击下,人类学田野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交映生辉的多元局面。从去时间的视角出发,不取单线进化之眼光,而将由古至今既有的田野类型视为开放并置的共时结构,可将目前涌现的演变趋势概括为“上山—下乡—进城—入网—反身”的五维体系,亦即迈入数智文明之后人类学的多田野。  相似文献   
78.
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的草稿中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通过对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以及相关著述的考察可以发现,跨越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有其形成的理论渊源,是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判断。同时,历史分析表明,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具有实现跨越的可能。显然,跨越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9.
微话题     
《南风窗》2012,(14):15-15
每年高考,填报专业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太蔟微博痛批文科,称一女生坚持报考北大历史系的做法自作孽,不可活,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从那里出来的人多半不具有科学世界观……虽然博主@太蔟随后称,文史哲只是文科的几个部分,并不代表文科全部。经济学、法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在引入了科学方法并和自然科学结合后,还是靠谱的,但还是引起网友对该教授专业歧视的质疑。  相似文献   
80.
板垣征四郎,1885年1月23日出生于日本岩手县岩手町沼宫内的一个士族家庭。他的祖父板垣直作是藩主讲师,神道教徒,在明治维新时隐居乡野,潜心研究汉学。父亲正德也是个神道教徒,曾长期担任地方长官,同时兼任川原家政女子学校的校长。板垣自幼随祖父母生活,从4岁起,视他为掌上明珠的祖父就亲自教他学习汉学。板垣征四郎日后成为日本陆军中的三大“中国通”之一,与祖父对他幼年的汉学教育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