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77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各国政治   381篇
工人农民   704篇
世界政治   15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4篇
法律   8201篇
中国共产党   17020篇
中国政治   18942篇
政治理论   6058篇
综合类   10077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636篇
  2022年   697篇
  2021年   803篇
  2020年   820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826篇
  2015年   1706篇
  2014年   4723篇
  2013年   4435篇
  2012年   5548篇
  2011年   6079篇
  2010年   5993篇
  2009年   4695篇
  2008年   5226篇
  2007年   3461篇
  2006年   3444篇
  2005年   2611篇
  2004年   2509篇
  2003年   2242篇
  2002年   2247篇
  2001年   1753篇
  2000年   1332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汪延  代群  张紫赟 《瞭望》2020,(17):45-46
通过“流水声”的细微变化.“智能漏失监测仪”监测地下水管是否泄漏……通过“污染指纹库”的自动比对,“监控点矩阵”自动定位偷排污企业……通过“桥墩体征”的实时感应,“传感器群”实时报告桥梁承压数据……近年来,安徽着眼于向科技要效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社会治理方式创新;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聚焦专注民生小事.  相似文献   
32.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艺理论大量进入中国,形成"以西人之话语,议中国之问题"的轨迹。本文拟从思想史角度,以詹姆逊、阿尔都塞、巴赫金为例,探索新的视角,将中国问题作为西方理论本身、内在的问题,来思考中国在西方理论中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学术范式与方法和批评实践这几个方面入手,讨论詹姆逊如何运用中国问题的隐喻来建构其文学阐释;阿尔都塞如何把中国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吸纳到他的核心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理论;巴赫金的理论如何从文化转型和文艺批评实践方面与中国形成折叠与对话。  相似文献   
33.
34.
知识论以自然科学、伦理、艺术、神话、宗教等知识为基础,研究知识的性质、界限、来源和效力等。科学技术作为知识论重要的知识源泉,它的发展历程对知识论的超越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技术主客体的变革,不仅彰显知识边界和范围的不断扩展,而且彰显人类从自然和社会禁锢中不断得到解放的历程。科学技术的特质与同时期知识论的性质具有一致性。科学技术获得方法从科学技术领域向社会科学、社会领域不断拓展,成为知识论关注的重要领域。科学技术证实的三个因素即基础的公理、联贯的理论和谐与外在基础,被知识论肢解为基础主义、联贯论和外在主义三种证实理论。科学技术功能的演进与知识论研究目标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同一性。科学技术与知识论具有多元关联性、内在逻辑性、相对独立性、历时演进性与共时并存性、科学技术和知识论与其他知识具有融合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3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学者研究表明,含有"望"意思的字、词与成语多达300余个。如看、观、赏、瞧、视、察、盼、盯、瞄、瞪,扫视、藐视、斜视、俯视,望穿秋水、东张西望、虎视眈眈等。在依据中医学理论所产生的中医诊断学中,望,专业术语称为"望诊",列在中医四种诊察方法之首,是中医医生诊断患者疾病种类和中医证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6.
37.
38.
曾思 《政治与法律》2020,(5):116-130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通过司法解释创造了"债随物走"规则。这一规则在实践中常适用于企业将其重大资产对外投资的交易。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认为这一规则是对法人财产独立制度的违反,主要以继受人责任和公司分立作为对该规则进行限缩解释的理论基础。针对这一规则,截至2018年9月的全样本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法院在企业对外投资情形下适用"债随物走"规则有其现实的考虑,其决定性因素包括债权人的类型与新设公司外部投资者的数量。现有相关研究并未意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与现有理论相比,资产分割理论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分析"债随物走"规则的制度成本与收益,也更契合目前我国的司法经验,可以为这一规则未来的适用提供指导。根据法院的判决经验与理论分析,法院应仅在转移资产的企业之债权人明显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且资产受让公司外部投资者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适用"债随物走"规则。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