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842篇
中国共产党   329篇
中国政治   698篇
政治理论   129篇
综合类   3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上海律师群体发展的 基本特征 从19 9年恢复律师工作以 来,上海律师为上海的开发开放、 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做出了令人 瞩目的贡献,律师队伍在数量和质 量上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2002 年3月底,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464 家,执业律师4791人。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 阶段,上海律师在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中发挥着更加重要和独特的作 用,同时,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 体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4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43.
44.
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特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在本世纪最后十年中,中国正全力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其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社会迈进,法制现代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历史进程看,有两种类型的法制现代化,一种是早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演进型的法制现代化,另一种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主导型的或者称之为政府推进型的法制现代化。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运动明显属于后者。与早期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运动相比、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在启动因素、社会条件、发展途  相似文献   
45.
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与时俱进,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党的领  相似文献   
46.
张海盈  蒋力 《党风建设》2003,(10):39-39
“十六大”报告强调:“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因此从严治党。必须全面贯穿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之中,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和广  相似文献   
47.
入世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地方法规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适应 WTO规则,这对地方立法、执法、监督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观念,完善立法应对挑战是地方法规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8.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逐步施行,2004年11月3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并于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宗教方面的法制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宗教事务由原来的主要靠政策指导,逐步纳入法治的轨道。贯彻《宗教事务条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保持宗教领域健康稳定的局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9.
<正> 一回顾我国法制建设所走过的道路,尽管前进与挫折、发展与停滞、成绩与失误并存,但至少在以下一些主要方面已经取得了谁也否认不了的成绩和进步。 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与实践。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阐明了的并在1949年实现了的新国体。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第一,第一次阐明了法律制度的科学职能。前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和前社会主义的法制都是把法律和法制当作完全作用于社会的抽象物,真正在理论上科学阐明法律是阶级性和社会性对立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真正在实践上把社会主义法制看成是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管理社会,促进发展的有机统一的,是包括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在内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具体运用。第二,社会主义法律和法制规定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进步的法律和法制。任何法律和法制都是要保护一部分人、打击一部分人的,被保护的人越多,打击的人就越少,时代就越进步。所以社会主义法律和法制保护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人民同保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家相比,不能不是时代的进步。第三,依据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就可以为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供科学方法。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民主权利的范围和行使这种权利的程序和方法,这就为实现人民民主指明了方向,同时对破坏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进行打  相似文献   
50.
刘洪 《广东民政》2010,(12):4-5
加强民政法制建设,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要求.也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民政法制建设关系到改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民政立法是党和国家爱民之心、为民之策、利民之举的法律体现。全省民政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加强民政法制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