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78篇
  免费   653篇
  国内免费   86篇
各国政治   224篇
工人农民   107篇
世界政治   4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9篇
法律   9251篇
中国共产党   3300篇
中国政治   6707篇
政治理论   1905篇
综合类   4518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470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848篇
  2014年   1899篇
  2013年   1678篇
  2012年   2061篇
  2011年   2346篇
  2010年   1893篇
  2009年   2110篇
  2008年   2158篇
  2007年   1464篇
  2006年   1334篇
  2005年   1263篇
  2004年   1085篇
  2003年   881篇
  2002年   927篇
  2001年   630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与一般的实害犯罪类型不同,网民针对地方公权力不当行为的批评作为公众舆论形态对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并非必然产生即刻的、现实性危害,责任追究应严守"实害性结果"标准,以体现权力应有的谦抑品质;地方权力意志使惩罚要件"虚拟化",即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所指缺乏确定内涵且成为案件"公诉化"理据,是权力缺乏谦抑性的另一表征;"社会危害性"的判断缺乏应有的辨析,即失范的网络批评表达所致社会危害性并非必然等同于不可恢复的社会关系损害,亦是权力乏谦抑品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992.
公法思想和著述的核心是国家形象,国家作为抽象的概念,需要语言转介为话语实现其形象的感性把握。政治主体通过话语铺开权力实践逻辑的过程操持,进而通达集体利益实现的终极目的。时下,全球经济走势低迷,中国"迷中坚挺"为其握柄话语权力构建了利好的历史语境。"形合"西方话语权之表,"神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益,是中国共产党从"话语权力"让渡"话语权利"的公义之举,也是彰显中国共产党"和而不同"政治哲学理路的仁心之措。  相似文献   
993.
观大势、谋全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一条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所谓观大势,就是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观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潮流的大势,总结经验,把握方向,坚定自信;观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大势,正确分析研判形势,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观潜在的不利因素发展变化的大势,未雨绸缪,因势利导,化危为机。所谓谋全局,就是谋全面,坚持全面、系统、联系地观察和解决问题;就是谋整体,坚持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方法,加强顶层设计和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就是谋大局、谋长远,算大账、算政治账,从整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就是谋关键,在对全局的把握之中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效解决矛盾,赢得全局主动。这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集中体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野、胸襟和气魄。  相似文献   
994.
如何从源头破解信访不信法的怪圈,怎样使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现象得到遏制。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都在探索涉法涉诉信访分离机制,力求解决"入口不畅、程序空转、出口不顺"等现实难题。本文基于沪苏浙涉法涉诉信访分离改革经验,寻求构筑我省诉访分离导入、终结、非访打击等机制,促进皖沪苏浙四省市涉法涉诉信访分离信息联动共享对接,加快涉法涉诉信访分离体制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995.
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以下简称《反恐法》),体现了我国对恐怖主义进行治理的思想。根据该法精神,我国治理恐怖主义必须处理好一系列重要关系:在治理目标的设计上,必须处理好行使行政紧急权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打击恐怖主义与维护民族团结、国内治理与国际合作、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关系;在治理体系的构建上,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共治、顶层设计与基层基础、反恐应急与灾害应急的关系;在治理策略的实施上,必须处理好"硬实力"与"软实力"、危机管理与结果管理、反恐应急与灾害应急、法制建设与反恐教育、保守秘密与信息沟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日本电子政府的构筑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电子政府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实现了政府办公的自动化、电子化,也使日本国民真正迈入了电子政府的时代。  相似文献   
997.
澳门地区现行法律制度以葡萄牙法律为基础。自16世纪中叶起,葡萄牙法律对澳门社会的影响逐步加深,至19世纪中叶,澳门社会基本奠定了葡式法律体系的基础。葡萄牙法对澳门的影响经历了三个时期,所产生的影响的态势及澳门地区独特的法律发展之路说明:不同民族的法律文化可以和平共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98.
李宁 《岭南学刊》2021,(1):111-115,12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丰厚的哲学基础,它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实践与发展,传承于中国文化传统优秀的民本思想,实践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全过程,它使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哲学发展到新境界。  相似文献   
999.
对于造成被害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的网络暴力进行法律治理的传统思路是考虑将此人身利益的侵害进行客观归责,但限于因果关系、责任原则的一般性教义知识,归责的争议很大,法律很难有效展开治理。网络暴力司法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将严重后果作为恶劣影响的诱因,意味着可以将严重后果作为刑事法上其他值得重视的利益侵害进行分析。由此,我们从网络暴力严重后果的例外归责,转向常态化地考虑严重后果表征的新类型危害。运用法律确保数字信任的现代方式是:当这种严重后果表征的是社会关系已然遭受的根本性破坏时,这种严重后果不仅可以用以归责,而且可以作为自诉转公诉的程序性条件;当这种严重后果表征的是对网络制度安全的公众信心和信任的严重破坏时,这种严重后果还可以作为入罪量刑的情节、提起公益诉讼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张桔 《法制博览》2024,(10):18-21
数字化作品以虚拟、数字形式存在,虽然具有传播范围广等优势,但相应地网络盗版侵权、不正当竞争问题层出不穷。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起步较晚,多数法律条例普遍适用于传统实质性作品。因此本文拟结合文献资料,针对现行知识产权法下数字化作品权益保护存在的难题展开论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