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40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47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70篇
世界政治   3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7835篇
中国共产党   2914篇
中国政治   5194篇
政治理论   1288篇
综合类   3055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539篇
  2020年   495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1396篇
  2014年   2534篇
  2013年   1394篇
  2012年   1290篇
  2011年   1404篇
  2010年   1155篇
  2009年   1200篇
  2008年   1447篇
  2007年   1216篇
  2006年   1159篇
  2005年   813篇
  2004年   673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554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雷书彦 《中国审判》2021,(21):62-63
“车载便民法庭”开到家门口,晚上巡回庭审“不打烊”……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车载便民法庭”首次驶入渝东南武陵山片区,集中开展巡回审判与法治宣传活动,部分市人大代表受邀参与旁听了庭审。  相似文献   
862.
查办发生在农民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是涉农检察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方面。各级检察机关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要求,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持续保持惩治涉农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惩治侵犯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职务犯罪,确保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执行中不缩水不走样,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当前,尤其要重点关注和依法查办农村“两委”组成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支农惠农财政补贴中的腐败案件,  相似文献   
863.
唐晓琴 《法制博览》2022,(15):160-162
法治教育作为高校学生基础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高校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有力抓手.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其加强法治教育意义深远.本文在对高校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当前高校学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致因,最后结合致因提出可行对策,旨在结合当前形势,拓宽法治教育的...  相似文献   
864.
865.
夏光荣  刘晶 《法制博览》2024,(10):148-150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近年来,金融高速发展的背后,也产生和积累了一定的风险。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伴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各项金融工作开展也将纳入法治轨道上来。结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际,简论在地方治理方面如何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66.
李卉 《法制博览》2024,(10):31-33
校园欺凌的法制化治理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校园安全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群体性女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愈发引人注意。群体性女生校园欺凌行为的频繁发生是女生个体差异性特征、家庭教育问题、学校治理无力、大众文化及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等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然而,我国目前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制化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既没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针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惩罚措施乏力、违法成本也偏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校园欺凌的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867.
郑艺 《法制博览》2024,(10):58-60
随着经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暴力、网络造谣、网络水军等网络生态问题愈加突出。目前,对于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还显得较为有限且力度不够,并且未能解决网络暴力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基于以上现实,本文以《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为切入点,立足中国国情与法律,探讨网络暴力法律治理的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868.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以及实践逻辑来看,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仍然存在法制保障原则化、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割裂化以及权利保障象征化的窘境。在法治保障视角下,一是要通过完善制度供给与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整体设计;二是通过数字赋能链接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扁平化;三是通过平台赋能“数字协同”强化权利保障,以期达到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69.
王苛军 《法制博览》2024,(11):142-144
大学生群体的法治观念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和谐稳定的发展。本文关注了法治观念的基本概念及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大学生对法治社会建设认知不到位、法治观念理解不充分、法律知识应用能力不足和依法治校水平受限等问题,建议各高校通过优化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设置、营造良好的法律教育环境并搭建法律教育实践平台等方式,提升法律教育的时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870.
刘庭辉 《法制博览》2024,(12):166-168
劳动法治与劳动教育虽分属不同的学科专业,但两者在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教学中极具关联性。鉴于目前两者的融合度较低,本文探讨将劳动法治融合渗透进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发挥出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中法治教育应有之义,提供给学生更全面的教育,助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