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5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The role, which the higher training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played under the totalitarian communist regime, maintaining and developing the idea of human rights, can hardly be overestimated. In non-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s, the human rights——understood as certain fundamental and inalienable rights each human being is vested in---have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 threat to the existing legal and social order. It is for that very reason that the promotion of human rights under the totalitarian systems is either forbidden or greatly limited.  相似文献   
82.
波兰的多部宪法在文本中确认了公民享有的宪法权利。波兰公民宪法权利的规范内容十分全面,涵盖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以及环境权利等方面。波兰公民宪法权利由宪法法院这样一个专门的国家机构给予保障.波兰的宪法法院是波兰宪法实施的核心机构。公民在宪法权利受到公共权力机关的侵害后,可以提起宪法诉讼.请求宪法法院审理,从而获得宪法救济。宪法诉讼机制能够切实保证宪法权利得到真正实现。通过对波兰公民宪法权利规范与保护机制的探讨.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中国宪法权利制度建设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83.
“港湾”是波兰华沙郊区的一家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医院,这里常年收治着100多名老年患者。在院长凯西娅·沃特等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很多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让患者的家人感到些许的欣慰。  相似文献   
84.
欧盟东扩中的"波兰现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在入盟过程中的种种作为被称作欧盟东扩中的“波兰现象”:在入盟谈判中要价高且从不肯轻易让步 ;时常就欧盟一些重大问题出来“搅局”。“波兰现象”的形成背景 :波兰拥有成为“欧盟东扩第一国”的客观优势和条件 ;波兰几百年遭外族入侵和奴役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交屈从于苏联的历史导致其大国抱负膨胀 ;波兰国内反对牺牲国家利益加入欧盟的呼声较强 ;伊拉克战争后波兰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得到强化等。“波兰现象”对欧洲一体化发展前景具有两方面的影响 :东扩后“波兰现象”在欧盟内部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持久性的外交行为 ,并且在其他中东欧国家被扩大化 ;伊拉克战争中受到一定损害的“魏玛三角”经调整后再加上英国 ,可能成为欧盟扩大后的领导框架  相似文献   
85.
近代历史上的波兰有过三次被他国瓜分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波兰重新在东 欧建国。历史的机遇促使其推行“大波兰战略”, 积极追逐在中东欧的大国地位。两次世界大战之 间的波兰外交政策尽管有明显的转变, 但无论“一边倒”还是“等距离外交”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 大国心态的影响。然而, 小国的大国心态又成为波兰陷入历史怪圈的因素, 波兰后来还是没有逃脱 被分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86.
金磊 《北京观察》2016,(4):66-69
正从集中营、纪念馆到华沙古城重建……我们站在时间的彼岸发现,对浩劫与真相可永久保存的是战争遗产与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以建筑的名义纪念二战是一种"另类"的二战书写。二战建筑遗产泛指战争遗存和历史事件发生地、战争期间乃至战后所建造的纪念性文博建筑,它对后人是最为直观的纪念、反思、警醒的场所。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笔者重返法国、德国、波兰的二战建筑遗址考察,体会其背后的灾难文化。  相似文献   
87.
关于波兰的历史书写,最早出现在1623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的《职方外纪》中,19世纪中期葡萄牙人玛吉士的《外国地理备考》中也已透露出波兰衰亡的信息,但魏源《海国图志》所转述的这些西人汉文文献中并未显示民族主义感情色彩的文字。1896年8月29日《时务报》刊载的梁启超所编《波兰灭亡记》一文,是晚清波兰史书写系谱中最早从亡国史鉴的角度描述波兰的,之后康有为也撰有《波兰分灭记》,两位维新派思想家首先借助"波兰亡国史"作为戊戌变法维新派政治动员的重要思想资源。1901年庚子变乱与《辛丑条约》签订,亡国危机日益深重,在"亡国史鉴"高潮中,日本学者涩江保的《波兰衰亡战史》进入中国,在1901至1904年间先后出现了三种译本:一为1901年译书汇编社所译出的第一册本;二为1902年江西官报社推出的陈澹然译述《波兰遗史》;三为1904年东大陆图书译印局印刷、上海镜今书局发行的薛公侠译述的《波兰衰亡史》。在具有强烈民族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波兰"再次作为民族衰亡的政治符号,这一符号还被有意识地提升为一种唤起民众族群意识、抗击帝国主义外来侵略和推翻满清腐朽统治的民族主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