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政违法行为因违法数额之大、违法后果之严重而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已经成为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随着《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的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12.
于浩 《中国人大》2012,(6):25-26
"2011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人数同比增加1%,其中贪污贿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人(含厅局,  相似文献   
13.
刘文基 《政府法制》2011,(30):38-38
在今天,不孝敬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即使情节严重,也只能构成虐待罪或遗弃罪,最多判处有期徒刑,并不至于搭上性命。而在古代社会,正如《孝经》所说,“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不孝是十恶不赦的重罪。涉嫌犯罪时,孝与不孝。定罪量刑时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利用国家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漏洞,发动亲戚朋友,虚构了三十多家“皮包公司”,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其开出虚假销售税票两千多万元,骗取国家家电下乡补贴款近二百万元,而她背后有一个指导和帮助她的“高人”。日前,这场骗补闹剧以两个家庭5人涉嫌犯罪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罚金刑执行的现状刑事裁判是审判机关根据事实和法律,对涉嫌犯罪的刑事被告人作出的具有拘束力的评价性决定,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即应交付执行。因此,公正的生效判决必须执行,这是由司法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司法活动权威性的体现。如果公正的生效判决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就成为“法律白条”,司法公正就成为一句空话,也无司法权威可言,更会大大削弱社会成员对司法活动以及司法机关的崇尚、信赖和遵从。如果任凭这类情况长期存在,无法着力解决,就会影响司法的公信度和满意度,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执行难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民众以及司…  相似文献   
16.
案例:2001年10月,李某与村委签订了一份承包土地合同,承包村集体土地28亩用于种植,合同约定承包人不得私自转让、出租、买卖、抵押。承包后,李某因为承包的土地低洼,种植条件不好,就一直未耕种。  相似文献   
17.
所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涉嫌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公诉工作是审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重要关口,如何理解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自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 ,已有 2 0 0多位律师从辩护席走上被告席。律师涉嫌犯罪所涉罪名主要有伪证罪、泄露国家秘密罪、贪污罪、包庇罪、挪用公款罪、偷税罪及诽谤罪。律师涉嫌犯罪的原因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传统观念的原因及律师自身的原因。有效防治律师涉嫌犯罪应 :建立律师职务豁免制度 ;修改不平衡的立法 ,确保控辩双方地位平等 ;律师自身应保持独立性 ;加强管理 ,严肃纪律 ,提高律师自身素质 ;参与政治 ,提高律师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3,(3):50-50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要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农民工工资。《通知》规定,对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的企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严肃处理。企业在依法破产、清偿债务时,要按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把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纳入第一清偿顺序。  相似文献   
20.
张旭 《中外法学》1993,(4):51-55,60
<正> 显而易见,在中国除了法定的强制措施外,收容审查也能强制性限制人身自由。对于公安机关使用的这种法外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手段,历来存在不同看法,争议颇多,观点各异。褒者赞其具有中国特色,贬者斥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收容审查何去何从?一时还难以下断然结论。最近笔者有机会较系统地了解了收审存废讨论情况,朦胧地意识到:我们似乎应当将研究收容审查这一课题的目光向外拓展,把它与我国现行逮捕制度的改革、完善联系在一起思考。这样也许能够摆脱困扰,寻求一条理论与实践都能接受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