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04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驰名商标的侵权手段不断翻新、侵权纠纷的数量日益增多,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本文通过分析驰名商标目前面临的被异化问题、被淡化问题和域名抢注问题的背后成因,就如何建立健全驰名商标的保护程序,如何加强对驰名商标侵权的法律救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72.
金惠敏 《法制与社会》2012,(10):33-34,41
驰名商标是区别其他一般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显著标记,也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财产,因此法律需要对其进行特殊保护.我国现有的保护制度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涉,但仍有较大不足,不适应当前形势.为此,本文结合国际先进做法,试从现有的保护模式、商标淡化制度等角度入手进行探讨,并提出个人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73.
《东南亚纵横》2000,(5):28-31
新加坡缺淡水,却靠近大海,为了突破长期依赖邻国供水的局面,海水淡化计划默默进行.在目标实现时,狮城将成为世界上淡化海水产量最高、成本最低的城市.  相似文献   
74.
商标淡化是一种严重侵害驰名商标权利人权利的侵权行为,我国目前在法律中有包含对驰名商标予以反淡化保护因素的条款,但是并没有明确表明是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而且在理论界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我国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异化严重,不应该适用淡化理论。本文拟从比较方法入手对我国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5.
76.
戴蓉 《法制与社会》2010,(29):105-106
驰名商标以其广为知晓和享有较高的声誉著称,它源于经济活动中企业使用自主商标,不断增加商标附加值,提高商标知名度。随着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实施,驰名商标正在成为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利器。然而,因我国《商标法》固守传统的混淆保护理论,使驰名商标在现实应用中未得到充分保护,商标抢注、商标淡化等行为频频发生。为此,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一方面应当突破混淆保护理论的束缚,建立以反淡化理论为核心的驰名商标法制体系;另一方面应当运用企业商标战略,主动应对来自全球市场对驰名商标的挑战。  相似文献   
77.
吴鹏 《传承》2010,(3):152-153
对于农民进城的描述是近代以来文学史上的一个主要话题,在小说《高兴》中贾平凹继续了他一贯的乡土关怀意识,对于被现代化侵蚀的乡村以及因之而进城的农民工的命运、境遇表现出了一种终极焦虑。在学界关注文本《高兴》的过程中,导演阿甘将其以同名电影的形式推出,然而电影《高兴》对文本中的矛盾进行了弱化、淡化的处理,在一种歌舞升平景象中对以刘高兴、五福为代表的农民完成了社会规训。  相似文献   
78.
任蕙兰 《新民周刊》2012,(14):42-44
从严肃的哀悼到奢华的祭日狂欢,泰坦尼克号纪念活动逐渐淡化对亡者致敬的初衷,演变成一场吸金盛宴。在西方,几乎每天都有电视节目在谈论那次冰海航行,镜头没有放过凯特·温丝莱特眼角的皱纹,畅销榜上重现一版再版的沉船书籍,到处张贴卡梅伦3D电影的宣传海报,街头总在播放迪翁的歌……纪念日,吸金日。  相似文献   
79.
驰名商标的淡化作为对驰名商标侵权的一种更具有隐蔽性的新形态和表现形式,频频出现在商标纷争之中。因此,以新的视角架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框架,深刻探究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的保护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驰名商标淡化侵权的认定与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文萍 《前沿》2003,(10):157-159
淡化行为是一种破坏驰名商标显著性的严重侵权行为。以制止混淆为基础的传统的商标保护理论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制裁。以联想为基础的商标权保护理论扩大了商标权的效力范围 ,奠定了反淡化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确定了淡化认定的关键问题。禁令救济、损害赔偿救济是制止淡化行为继续 ,弥补权利人损失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