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求知》2006,(10):43-4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清洁生产立法的国家之一。早在1875年。英国就制定了与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相关的《公共健康法》,1972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控制危险废物的法律《有毒废物处置法》,1974年又制定了一部专门控制污染的法律《污染控制法》。目前.英国正在施行的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有《污染预防法》、《废弃物管理法》等10余种。  相似文献   
82.
陈策 《政策瞭望》2012,(3):58-58
天津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强化服务等措施,大力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资金扶持方面,天津市积极对中小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项目进行资金支持,近两年,在生物型人工骻关节、低碳  相似文献   
83.
刘陶 《学习月刊》2010,(17):9-10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全称为“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它以环境无害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等为主要技术载体.要求加强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低代价、高效益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并由此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化转向.改变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而忽视甚至不顾环境质量下降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不可持续发展观。循环经济特别强调“3R”原则,  相似文献   
84.
郭俊 《人大研究》2008,(2):29-32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法律法规,它不像以往的法律法规一样以管制性、约束性规范为主要内容,而是重在提倡、促进某项事业的发展。近几年直接以“促进”命名的法律就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正在制定中的《就业促进法》;除此之外,虽未直接以“促进”命名,但以提倡性、促进性内容为主的法律还有很多,像《科学技术进步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另外,在笔者从事地方立法的实际工作中也经历过一些此类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除了为实施上位法而制定的促进性实施条例外,  相似文献   
85.
柞水县小岭镇是一个工业重镇,资源存量丰富但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发展循环经济是有效保护该镇生态环境,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首选。近年来,该镇以党建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一个目标,突出三个循环,实施八大工程,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本次常委会会议于2012年2月27日上午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草案已经比较成熟,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请本次会议通过。同时,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8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相似文献   
88.
辽政发[2008]25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辽宁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辽宁省人民政府二○○八年八月四日  相似文献   
89.
王圣宏 《奋斗》2009,(7):40-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未来要做到“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90.
试析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减少污染排放、缩小三大差别,能够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等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