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祁连县地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边缘,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草丰水美。资源丰富,拥有中国最美丽的祁连山草原。祁连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蒙古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和迥然不川的文化形态,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出辉煌灿烂的蒙古游牧文化。  相似文献   
42.
由武力征服到文明共处夏商以降,汉族定居中原,以农立国,然边患频仍,尤以西北、西南游牧民族为烈。长于骑射的剽悍匈奴更是屡越长城,劫汉扰唐,破金灭宋——成吉思汗甚至远征多瑙河流域,跨踞欧亚。即使元灭以后,蒙古仍是明朝主要边患……边患实肇于由民族意识引发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43.
洪玲 《廉政瞭望》2008,(11):46-46
我来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旅游局去,请有关部门推荐观光节目。该部门职员毫不犹豫地建议:骑骆驼到沙漠去,观赏苍茫独特的大漠风光。我想也没想,便摇头说不——因为我曾经深入过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与游牧民族共住帐篷,为大漠那磅礴得足以令人目瞪口呆的气势深深地倾倒;也曾有长达年余的时间住在沙特阿拉伯,为那黄沙滚滚绵延万里的辽阔气象而心醉神迷,  相似文献   
44.
杨洋 《今日民族》2005,(2):34-35
蒙古族作为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的生活习性带有浓厚的游牧色彩。自古以来,这个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以放牧牛羊为生的民族,大部分都从事着草原畜牧业。游牧到哪里,他们就把住房搬迁到哪里。由于需要频繁地搬家住房,就必须是能够随意移动的活动房古代称这种活动房,为“穹庐”、“毡帐”等俗称“毡房”、“帐房”,等。“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是独具特色的活动毡房,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形的墙壁和伞形屋顶,覆盖毛毡,用绳索勒住,帐顶中央有采光、通风的天…  相似文献   
45.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7,(13):50-51
宁夏北部地区,自古以来因地近极边,孤悬塞上,又渐失贺兰山屏障,便成为边外游牧民族内犯的主要通道。所以中原王朝长时期以来,都将宁北作为军事设防、驻军御敌的重要  相似文献   
46.
金山 《实践》2007,(6):39-39
阿拉善右旗地处自治区的最西端,这里不仅有茫茫的戈壁、大漠,还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发祥地,烽燧、障址、岩画、驿站等古文化遗址记录了古代游牧民族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其中曼德拉山岩画就是一个亮点。曼德拉,蒙语意为升起、腾飞,形容山势高峻清晰。现在的蔓德拉山,山势并不巍峨.倒象一匹脱缰的骏马,横亘在无际的戈壁上,苍凉、美丽,粗犷、神秘。而  相似文献   
47.
青海,在旧时人们的思想深处是“天苍苍,野茫茫”的灰色,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苍凉,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楚。是西风骤起的萧瑟。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在历史概念里西部是“西戎”的家园。游牧民族擎着弯刀、跨着战马在草原、沙漠里驰骋,有关山月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烽火连天和悲壮。“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相似文献   
48.
马背捣焐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地区居住的高卓人,是一支游牧民族。在清晨,牧人们出发放牧之前,先把生肉切成薄片,然后放到马鞍底下,经过放牧人一天的骑奔。马背产生的热量便把马鞍下的肉片焐熟了。晚上,牧人休息时,取出肉片,用调味品拌一下,便是一道别有风味的佳肴了,当地人称之为“马背捣焐”。  相似文献   
49.
朱秉龙 《实践》2007,(7):43-44
近年来,从神奇的鄂尔多斯高原,走来一群朝气蓬勃的新锐作家。这群新锐作家已经不满足草原小说仅仅表现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体现本质的草原文化精神、揭示独特的游牧民族性格、字里行间充盈着游牧民族的血脉和魂魄,而是以人类文化精神和人类审美精神的同感、共识、共求为创作起点,追求草原小  相似文献   
50.
徐耀东  尹忠华 《侨园》2020,(2):35-36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迁徙交汇融合地带,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孕育形成了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纺车秋千——喀左东蒙圣地上的摩天轮便是其中之一。喀左纺车秋千是流行在本县县城范围内的极其罕见的具有观赏性、杂技性和表演性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