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296篇
中国共产党   324篇
中国政治   540篇
政治理论   309篇
综合类   35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法学核心课程教材作为法学教育的范本,其编写应当采"实质主义",持"概念、规则和原理"之内容取舍标准;秉"概念基础、原理主体、规则支撑"之撰写范式,力求核心课程之间内容耦合完好,并为非核心课程留有相应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转型分析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指导,要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所代表的"市场经济范式"的教条.伴随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和中国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兴起,中国经济转型分析的基本框架应该坚持转型目标明确、制度约束刚性、改革形式开放、以及阶段性推进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武汉文化与其他城市文化的区别在哪里?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以为这实际上是三个问题:第一,武汉文化的基础是什么?第二,武汉文化属何种类型及其如何演化?第三,武汉文化的独特之处何在?弄清了基础,就比较容易弄清其类型及演化,弄清了前两个问题,再与其他城市一比较,也就显现武汉文化的独特之处了。  相似文献   
14.
郭广银 《新视野》2006,1(3):31-34
管理学的两大传统理论范式——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都曾经对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内在的缺陷与不足也是显见的。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的管理学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以尝试提出管理学的第三种范式——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范式,并以之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观,其目的是有效地整合以上两种范式的内在合理性成分,从而实现管理科学在当代中国的范式更新和理念转换。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 ,其改革与管理成效的提高有赖于基于这种复杂性的系统的管理理论的指导 ,而自组织范式就包含着这种理论思维。本文为此阐述了自组织范式的内涵和管理意义 ,分析了高等学校引用自组织范式实施管理的可能、需要做的工作和需经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一场从管理到领导的广泛而又深刻的范式转型迅速风靡世界,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诠释一种古老而又新鲜的人类活动———领导。对这一范式转型的演进历程以及它所带给我们的启示进行分析,无论是对于领导科学的理论建构,还是对于领导科学的实践活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媒研究的四重语境:一个本土化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媒研究中的功能主义范式不能对社会中动态的、冲突的部分给以把握,也不能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的传媒的相关问题作出解释。应将传媒处身的“语境”视为一种问题视野,在其中对传媒现实给以观察与解释,并从中国的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政治经济现实和传媒生存状况等多个维度出发,重视当前传媒研究的四重语境,即前现代的社会阶段、后现代的话语氛围与消费主义思潮、传媒的受控与工具性质、传媒的商业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为依据,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根源、演化机制和实现途径,力求完整地把握和自觉地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论断,坚决反对各种教条主义,更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改革步履惟艰的中国政府行政,指出在从传统行政范式向治理模式转换过程中,克服传统行政的弊病,提升公民参与行政力度的重要性,使服务、法治、参与的民主思想成为人本政府治理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乡政村治,一个耳熟能详的范畴,如何实现该范畴的“最惊人的变故”(恩格斯语)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维度厘析乡政村治并取得丰硕成果,在运用范式分析方面更是成果喜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对一种新范式进行剖析,构建国家、基层政权、基层社会三者博弈过程的模型,通过分析试图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