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55篇
工人农民   79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9篇
法律   321篇
中国共产党   605篇
中国政治   681篇
政治理论   144篇
综合类   3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认识柏冬友先生盖有年矣!他作为一名下乡知青,到东北农村劳动了整整10年。其后调回北京,在《北京晚报》社担任食堂采购员和校对科的工作人员。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992.
市委组织部主办的上海基层党建网(www.shjcaj.org.cn)近期全新改版,调整了版面结构、新增了实用栏目,更好地贴近、服务、凝聚基层党员,努力将网站建设成为基层党建信息发布、党务公开、党内参与、教育学习、经验交流、形象展示的主平台,在互联网上营造党内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993.
贾靖 《公安教育》2003,(5):13-13
我与《公安教育》的一段情缘我与《公安教育》有着一段深厚的情缘。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创办了一批公安院校,人民警察学校就有80多所。为了探索正规化、现代化、规范化的办学路子,及对沟通教育信息,交流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质量,经公安部党组批准,决定创办《公安教育》刊物。公安部教育局经上海市公安局同意,委托我上海市第一人民警察学校负责承担编辑出版任务。在公安部教育局的具体工作指导下,我们于1987年出版了《公安教育》创刊号。在两年半时间内一共出版了15期。当时的稿件来自全国各地的警校、干校、专院校以及公安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994.
当读者收到这期《今日海南》刊物时,光阴老人的足迹将迈近2007年的“终点站”。这一年,我们记住了什么? 作为见证、传播、鼓劲、推动海南发展的《今日海南》,我们开始盘点收成并向全省人民回放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原声道”——  相似文献   
995.
编辑文集是党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忠于原著是编的文集的灵魂。铜仁市党史办编辑的《周逸群文集》,在编辑中的指导思想,文化中的修改、删节等问题是值得商榷的。我的观点的提出,目的是通过与文集,主编探讨,进一步引起读者对《周逸群文集》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6.
论编辑的中心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纸介媒体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立以编辑为中心的内部运行机制势在必行。必须由编辑根据价值 判断进行选择,对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还要从整体上进行规范化操作和标准化控制。  相似文献   
997.
王颖 《工会博览》2005,(17):7-7
日前,记者采访到了1984年原《北京工人》杂志三度复刊时曾任副总编辑的葛景智。当问及在杂志工作的感受时,葛景智用了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难忘”。1984年,新闻专业出身的葛景智从北京市科协调到市总工  相似文献   
998.
要使作者对编辑产生心理认同,编辑主体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然而作者本身的自我封闭、期刊出版市场的激烈竞争、作者的收获期望、学报的内容和形式、编辑的公关能力等,都是制约作者对编辑产生心理认同的障碍。因此消除制约作者对编辑产生认同心理的各种障碍,主动构建作者与编辑之间的成熟密切的合作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作者在学报建设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之际,回顾过去,审视当前,展望未来,我们惊喜地发现,河北这块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土地,一如充满活力的巨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甩开臂膀,迈开了铿锵有力的前进脚步。  相似文献   
1000.
孙晶 《侨园》2014,(2):52-52
近日读报,看到几则名人轶事,令笔者不由联系现实,心生感慨. 1952年,郭沫若应约写了一首讴歌十月革命胜利35周年的诗。诗稿送到杂志社后,编辑却犯了愁,因为那首诗尽管立意很好,但从构思、意境、语言看,远非佳作。当那位年轻的编辑征得领导同意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去找郭老,请他修改或重写时,没想到郭老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一再声称:那是败笔之作,伤吖门退稿是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